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八章 密谋登基,杀鸡儆猴(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上皇不过是一个名号罢了。我父花甲之年,含辛菇苦把我抚养长大,如果不能为太上皇,我就不配为孝子了。”


李瑄这一次没听李泌的。


按照历史,李隆基还能活好几年。


他如果提前登上皇位,李适之也能风光一把。


李适之不喜欢铺张浪费,李瑄会限制李隆基奢靡无度。两个太上皇也没什么。


“秦王大孝!”


李瑄都这么解释了,李泌也不好多说。


只要李隆基还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即可,代表李瑄更正统的继承。


“我准备在回长安,过朱雀街的时候,安排人来冲击我的车架,到时候令亲卫将其活捉。”


“然后我会拿着密诏质问圣人,令圣人拟定废太子诏书。”


自导自演,李瑄觉得很简单,最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把刺杀的责任往李亨头上一扣,李亨百口莫辩。


李瑄可是刚平定叛乱的英雄,刚回到就被刺杀,不免令人心寒。


李泌点了点头,认为此再好不过。


李瑄与李泌又敲定一些细节,等天黑的时候,李泌才离开秦王府。


李瑄暂时不动声色,等洛阳的事情处理完,他再回长安。


他只是传令给刘单,让他留心一点,怎么能让李隆基的信件从宫中传出呢?


接下来,李瑄将洛阳城外的大部分俘虏安排起来,让他们配合荥阳军、北海军运输粮食到郡县赈灾。


另外还有一部分新兵,配合乡勇押送俘虏,往河北运输粮食。


同时,李瑄传令江淮、江南地区常平粮仓中的米、粟尽可能向洛阳运输。


另外,李瑄将一批身强力壮的俘虏交给工部。


让工部重新修建河阳桥。


之前安禄山东进,拿下太行陉的时候,洛阳留守烧毁河阳桥,阻碍安禄山的偏师快速度过黄河,直取洛阳。


作为连通河南、河东的大桥,必须修建。


最好能和蒲津桥一样,修建一座铁锁浮桥……


时间飞逝,进入十月初。


在这秋意正浓,秋叶枯黄的季节,河南、河北的太守齐聚洛阳城。


洛阳城周边最后一批士卒已经离开。


此时,洛阳城仅剩下一万五千天策卫,和五千自剑南的士卒。


以及一千羽林军、一千龙武军、一千飞龙禁军。


其他都已分配诸都督府,如果都督府编制的士卒数目不够,由兵部主持招募。


现在招募系统还不齐全,以后每个行省都会有兵部的募兵校场,招募士卒在校场初步训练三个月后,再分配诸都督府。


在李嗣业的安西军,马璘的北庭军离开洛阳前,李瑄吩咐他们暂且停留在长安北部和西部,等待李瑄的军令,再回西域。


长安即将发生大事,需要震慑一些不轨者。


西域有颜真卿镇守,暂时未得到大食帝国入侵波斯王国的消息。


十月五日,明堂。


李瑄与一众大臣,在明堂召集河北、河南的太守。


“拜见秦王!”


李瑄一身玄黑色王袍入场后,众人纷纷起身拜见。


“免礼吧!”


李瑄令众官吏免礼,然后坐在大堂台阶深处的榻上。


明堂虽然不是朝堂,但意义重大,李瑄坐的位置,一直以来唯有天子可居。


但没有人敢对李瑄指三道四。


“诸位,潼关以西,无数百姓饥寒交迫,想像牛羊一样吃草都是奢求;连一件遮蔽身体的物品都没有。看范阳都督的战报,常山随处可见在原野上裸露身体的尸体;上谷山间的沟壑都被尸体填满;赵郡的苍穹上,到处都是盘旋在天空的食人鹰,那乌鸦在树上叫个不停;黄河的下游,还带着血色,浮尸到现在都未捞尽;战争结束了,百姓却不敢夜间行走,到处都是孤魂野鬼啊……本王每每听到描述,不忍卒读。虽有足够的粮食,忧虑是否能运送到百姓的手中……”


“这是兵灾所至,无辜的百姓被牵连。”


“那些投降燕军的太守,会通过审查,永不录用。你们当中,有的临危受命;有的弃暗投明。有一些太守,没等燕军到城墙下考验他,是像张介然一样效死节?还是像是陕郡太守窦庭芝一样主动投降?亦或者如汲郡太守崔悦一样弃城逃跑?”


“这些本王也不会去追击,凡事论迹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在会议开始前,本王只想询问一件事情……”


“嘭!”


李瑄本来还伤心不已的模样,突然拍案而起,怒道:“北海离洛阳很远吗?本王已下令一个多月,他为什么还未到达?他知道自己要耽误多少大事吗?”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一直推脱,未至洛阳,以至于会议迟迟不能进行。


诸郡太守打了个寒颤。


有的太守很早就到达洛阳,他们也听说贺兰进明还未到来。


这是挑衅秦王的威严。


“回秦王,北海至洛阳,即便乘坐马车也该早就到达。之前朝廷传令贺兰进明率领五千兵马支援河北,但他畏而不出,只知固守在北海城,其居心叵测,当免去贺兰进明的官职,押送洛阳问罪。”


吏部尚书裴遵庆向李瑄拱手说道。


秦王要全力复苏河南河北,这些郡守有心怀李隆基,当杀鸡儆猴,让这些郡守清醒一下。


同时,变革进行的时候也更为方便。


国有国法,贺兰进明的行径,连裴遵庆也看不下去。


实际上,贺兰进明不是故意得罪李瑄,他害怕自己抗旨不尊,未出兵河北的事情,被李瑄问罪。


当时安禄山权势如日中天,贺兰进明见那么多太守都向安禄山投降,不降者已死,所以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张巡被李瑄任命为河南防御使的时候,也征调贺兰进明招募的兵马去攻打被叛军占领的济阴。


但那时候叛军还占领着潼关,南阳传来武令珣大破薛愿的消息,贺兰进明并未接受张巡的调遣。是以,使他更害怕李瑄。


“启禀秦王,仅无视法令这一条,就能问罪贺兰进明!”


刑部侍郎王玙说道。


“乱世刚定,贺兰进明有割据之意图,必须绳之以法。”


封常清更激烈。


紧接着,崔光远、高适、刘眺、孙逖等大臣纷纷请求治罪贺兰进明。


太守们中,有不少为李瑄新任命的,张仁贤、李国贞、毕思琛、柳绩、张巡、许远等十几名太守请求拿下贺兰进明。


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太守王怀忠、魏郡太守王焘等十几名太守也没有多想,附应道。


谁都能看出秦王被贺兰进明激怒,不能忤逆秦王。


再说贺兰进明也太不给秦王面子了,一个小小的太守,难道想仅凭五千兵马造反不成。


哪怕和豪强大族有很深瓜葛的太守,也得来洛阳见一下李瑄。


李瑄见此,抬了抬手,他将不表态的太守记在心里。


“令北海都督车光倩到北海后,将贺兰进明拿下,押回洛阳。如果敢反抗,就把他的头送过来。”


李瑄下达命令。


“遵命!”


一名秘书监的官吏领命离去。


李瑄的杀伐果断,让诸郡太守冷汗直流。


太守们早就来了,他将会议拖到现在,等的就是给诸郡太守下马威的时候。


李瑄相信这些太守之中有不少与豪强大族有牵连,甚至本身就是豪强大族。


除贱为良,一定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但首先下刀的地方,必是河南河北。


李瑄当即任命李琚为北海太守。


他是李瑄最早的书法老师,力压颜真卿,状元及第。由于与被李隆基处死的光王同名,一直被李隆基忽视。


李瑄认为他有能力治理好北海郡。


“本王此次召尔等前来,主要是与诸位商议重整郡县事宜。”


“朝廷已组织军士、俘虏、民夫,通过漕运、陆运,对河南河北郡县进行赈灾。希望你们能与六部官吏紧密沟通,也希望你们回去后能组织百姓,收敛道路上的遗骸,统计县乡户口,耕地。尽可能地劝说逃亡山里的百姓回来……”


“本王清楚无数豪强趁火打劫,借助叛乱,大肆兼并土地,如禽兽一般毫无底线。本王扫平叛乱,他们一定很失望。”


“你们回去后,务必要抑制兼并,惩治豪强。”


李瑄最后用模棱两可的话向诸郡太守说道。


李瑄对豪强一向强势,一旦被他抓到把柄,必然会大开杀戒。


在李瑄功绩还不是很大的时候,被一些官吏骂为酷吏。


但这次只是让太守们“抑制兼并,惩治豪强”。


看似硬气,实际上有很大操纵空间。因为此为历朝历代必有的“口号”。


殊不知,这是为李瑄的诸都督府争取时间,完成驻扎、募兵。


也让豪强们放松警惕。


等他完成准备,就可以展开除贱为良运动。


同时,也可以看清哪个太守真在全力“抑制豪强”。以后李瑄会优先提拔。


阳奉阴违的太守,李瑄必然清算。


“我等遵命!”


诸太守面面相觑后,起身领命。一些太守松一口气。


李瑄好像不打算大动干戈,也好让他们回去有个交代。


不过也有一些太守已在心里想如何去抑制豪强。


特别是李瑄亲自调任太守,百废待兴下,他们想干一番大事业。


李瑄又让众太守重新坐下。


接下来,他只字不提豪强之事,让太守们一个个向他汇报当地的情况,和有什么困难。


李瑄和众大臣商讨后,会尽可能的满足。


如果有郡县粮食物资多余,会调配附近郡县。


敢弄虚作假,李瑄严惩不贷。


整个会议持续三天,所商议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李瑄一一嘱咐后,令诸郡太守迅速回自己的衙门,他们所需,由高适和一众官吏主持调配。


十月十日,一支庞大的车队出现在洛阳城东的洛水旁。


此车队从范阳而来,押送着史思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