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章 叶护太子的决定,草原变成都护府(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若至长安,人头不保……”


移地健向莫贺达干说道。


他没想到叶护太子如此阴险,进言让大唐皇帝杀他。


以前他未看出叶护太子会有这种手段。


“若不去长安,就是不尊天可汗之令,恐会被讨伐。”


莫贺达干一脸难色。


叶护太子未回单于城,打乱磨延啜的遗言。


兴许是叶护太子有所警觉。


可移地健还不是大可汗。


天可汗若召移地健,移地健不去,会落人口实。


其他国家、部落,也会觉得是回纥故意找茬。


毕竟叶护太子是名义上的大可汗,大唐皇帝册封叶护太子为“靖文可汗”的名号已传至诸部。


“兄长,你愿意我去死吗!一旦那个懦夫回到单于城,坐稳可汗之位。接受父亲遗诏的贵族和大臣,都将被清算。”


移地健急得拍着床榻,也是在警示莫贺达干。


没有不透风的墙,十几个人都知晓的消息,总会在种种因素下泄密。


莫贺达干这些“顾命老臣”,绝无回头路可言。


在草原上,新可汗清理旧臣,也属于常态。


到了这个地步,早已无任何兄弟情谊可言。


移地健对叶护太子恨之入骨,恨不得他立刻暴毙在长安。


“大唐皇帝册封叶护太子,明显是支持他的。”


莫贺达干也很难受。


叶护太子若知道磨延啜的遗言,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他觉得磨延啜在临终前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们回纥人是神灵看中的使者,有至高的理想,为什么要受制于唐人?”


移地健越想越憋屈,心中的叛逆和恨意更强。


和磨延啜一样,移地健持有对大唐的恨意,心中的抱负是建立一个像突厥汗国鼎盛时期那样的“大可汗游牧王朝”。


使四方上贡,连中原王朝都要屈伏在铁蹄之下。


所以磨延啜将继承人定为移地健。


“唐人势大,天生天可汗,注定大唐要在接下来数十年威震天下。我们回纥刚崛起,还远未至巅峰。像是太阳月亮一般,此起彼落。当太阳落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才是我们回纥叱咤风云的时候……”


莫贺达干娓娓地向移地健说道。


他将天可汗比作太阳,回纥比作月亮。


现在太阳照耀天下,诸国或沐浴,或跪伏……


太阳落下,月亮才会升起。


“可生路在何?让我去长安,不如一刀杀死我!”


移地健明显能感觉到莫贺达干对天可汗的畏惧。


如果注定是死路一条。


为何不搏一搏?


忤逆天可汗,难道比先祖们筚路蓝缕,建立如今的基业更难吗?


想当年,回纥的建立者骨力裴罗,仅仅是从大唐河西逃出去的“叛贼”。


孤零零的,无所依靠。


不照样在十几年的拼搏中,灭了突厥汗国,取而代之吗?


这近乎不可能的传奇故事,是驱使移地健反抗的动力!


“我一向是支持您的,我坚定不移地奉行大可汗的遗诏。”


莫贺达干也明白移地健有去无回,能理解移地健的心思。


“现回纥上上下下,都不满每年向大唐的巨量贡品。我们孕育的好马,成为大唐威吓我们的武器。我们自己都吃不饱饭,遇到暴风雪饿殍遍地,却将牛羊贡献给唐人。”


“郁督军山,每每都有哭泣!嗢昆水畔,谁得孕育?苍鹰在哪里?雕刻着白狼的图腾又在哪里?”


“叶护太子不配为草原大可汗。若他主单于城,回纥将如葛逻禄汗国一般,沦为大唐的鹰犬,永世不得翻身。”


“我愿照着满天星斗,重整山河。请兄长助我一臂之力……”


移地健从榻上起身,向莫贺达干郑重一拜。


穷途末路之下,他决定反抗。


要是他不能活着掌控权力,要这回纥大联盟有什么用?


最起码移地健是如此认为的。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愿意用所有回纥人,去搏自己的前程。


“也许只能如此。”


“莫贺达干拜见大可汗!”


莫贺达干叹一口气,主动向移地健一拜,称“大可汗”。


他不仅是为遵从磨延啜的遗诏,也是为自己不被叶护太子清算。


不论是中原,还是草原。


统治者们往往个人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


包括开国皇帝。


首先一定是为了一己私利。


成功后,在家天下的基础上,才会为了天下苍生。


在成功的路上,他们可以用尽一些暴戮手段。


而这些,可以被称为“明君”。


更何况“暴君”。


现在的移地健和莫贺达干,就是先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兄长将来一定会成为宰相。”


移地健将莫贺达干扶起来,向他承诺,又说道:“诸贵族大臣,还望兄长能劝服他们。”


“大可汗放心,大多数贵族、部落、将领,都会支持您。”


莫贺达干得知自己将担任宰相,克服心中对天可汗的恐惧,准备全力帮助移地健稳住权势。


“单于城、郁督军山、嗢昆水附近,还有一些死硬分子忠于那个懦夫,立刻调遣兵马,将他们铲除。使叶护太子彻底失去内部的拥护。”


移地健眼中闪现杀意。


他早就准备好兵马,去攻击叶护太子的势力。


“回大可汗,先可汗的遗诏,一定要公诸于众。否则一些中立部落不会服从您。而且我们只能以先可汗的遗诏,向大唐交代。这是我们回纥内部的事情,望大唐不要插手。”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与大唐闹僵。回纥还要忍耐。”


莫贺达干向移地健阐述道,希望移地健不要冲动,不能连大唐一并得罪。


“那懦夫一直在长安煽风点火,大唐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一想到叶护太子,移地健就恨得咬牙切齿。


磨延啜早就透露要改立他为太子。


可偏偏磨延啜死的时候,叶护太子被李瑄留在长安。


否则怎会有如此麻烦?


“大可汗,只要有希望,我们就要尝试一番。与现在的大唐为敌,我们胜算太低。”


莫贺达干向移地健劝说道。


“兄长有何主见?”


移地健深吸一口气,向莫贺达干问道。


“选宝马,携黄金。以大可汗的名义,向大唐皇帝朝拜。黄金、珠宝一定要多,让大唐看到大可汗的诚意。”


莫贺达干向移地健说道。


“呼!就依兄长的话去做。”


移地健最终同意莫贺达干的建议。


回纥十几年来,南征北战,获得不少金银珠宝。


大唐如果放弃叶护太子,对他控制回纥最有利。


他可以像父祖磨延啜、骨力裴罗一样,忍辱负重。


在莫贺达干和移地健商议过后,他们将一众亲信贵族、将领召至殿中。


经过莫贺达干言其利害,数十名回纥主要大臣宣誓向移地健效忠。


当天,移地健的亲卫在单于城中大肆抓捕。


叶护太子的姑姑伽思公主与其相善,也因此被牵连。


仅仅一天,单于城中腥风血雨。


随即,移地健向草原部落宣布,遵守大可汗的遗诏,继位大可汗。


自称牟羽可汗。


回纥神话中有一卜古汗,牟羽可汗是它的转音,有巫师之意。


莫贺达干等大臣也将磨延啜遗诏公布。


称将叶护太子召回,是迫不得已,怕叶护太子反抗,坏回纥诸部的团结。


他们指责叶护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父亲死亡,而不归回纥拜祭。


只这一条,就使草原部落嗤之以鼻。


更何况人人都清楚,磨延啜更钟爱移地健。


加上大臣、将领们异口同声,让许多部落,以及单于城的贵族相信遗诏。


他们纷纷到单于城王庭内拜见大可汗。


得到诸部的支持后,移地健派遣兵马四向出击。


如果有部落不服从他,就视为谋逆。


特别是与叶护太子亲善的部落,被重点照顾。


几日后,移地健派遣回纥汗国特勤携带十匹宝马和十几车金银珠宝,到长安参拜天可汗,叙述回纥国内的情况,希望能将叶护太子带回回纥。


……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华夏历三四五七年,乾元四载,二月。


这一月,李瑄巡视京兆府最西面的奉天县。


归途中,一诗登上《大唐月报》,以记录国家的欣欣向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