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9章 恶因终得恶果!卧底结束,摊牌吧!刘备:拿下这王气之城!(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是刘备询问萧方有何妙计,萧方却并未回答,只称用不了几日,便见分晓。


今日忽然收到了一封密信,萧方旧事重提,自然是钩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将期待感瞬间拉满。


片刻后,密码信翻译完毕。


萧方看过后不由笑了,遂将信交给陈到,令他当众宣读出来。


“军师!”


刘备微微吃惊,急是出言提醒。


先前为保护陆逊卧底的身份,两人商量着一直未与第三个人透露,现下若是将这信当众念出,岂非暴露了陆逊的身份?


“今晚将是最后一战,伯言的使命也将完成,没必要再隐瞒下去了。”


萧方却意味深长的回答道。


最后一战!


这四个字,听得老刘精神一振,蓦然意识到了什么,遂不再阻拦陈到。


于是陈到便将书信接过,当众宣读了出来。


陆逊在信中声称,顾雍假借献计孙策,发金陵士家豪姓部曲私兵助战,名正言顺的将各家僮客家奴集结,已得兵马近五千。


今晚他们这些反孙豪杰,将夺取内城城门,迎刘备大军杀入,一举拿下金陵。


大帐内,一片哗然惊议。


这个陆逊,不是当初鄂山一战,往北岸为孙策献铁锁连舟之计,想助周瑜一把火烧尽他们的战船么?


怎么这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的投靠了过来?


还在孙策眼底子底下,组织起了五千私兵,竟然要夺取城门,放他们大军入城?


众人既是惊喜又是茫然,一时议论纷起。


刘备却蓦然省悟,惊喜道:


“军师先前曾说,吾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不战而速破金陵内城!”


“莫非,军师已料到,城内顾陆等豪杰,会起兵助吾夺城?”


萧方一笑,轻摇着羽扇不紧不慢道:


“主公离攻破金陵,拿下江东,只差了内城那一道城门之隔。”


“对于那些江东豪杰来说,夺门献城也是他们最后向主公邀功的机会,岂能错过?”


“再者,孙策经历前日一败,一万精锐已死伤殆尽,手中只余下不五千多新兵,已不足以压制城中豪姓们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逆转,自然也就给了他们敢于举事,反抗孙策的底气信心。”


“只要看准了这两点,自然不难推算出,伯言他们必定会起兵举事,助主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金陵。”


老刘恍然大悟。


黄忠等众将,亦是省悟了过来。


帐中顿时又是一片惊叹,众人皆是叹服于萧方的先见之明。


“难怪萧军师敢称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速破金陵,原来对城中人心向背,早已洞若观火!”


“肃今日,终于是亲眼见识了萧军师的神机妙算!”


鲁肃啧啧叹服后,却又狐疑道:


“只是肃有一事不明,听主公和萧军师所说,似乎这陆伯言已然暗中归附主公,但不知是何时?”


“肃猜想,莫非是主公诛杀袁术之后?”


鲁肃的猜测,得到了众人点头认可。


在他们看来,刘备击破淮南军,诛杀袁术后,才算宣告孙策外援断绝,彻底进入穷途末路的境地。


按常理,陆逊在那时暗中归降,才算合情合理。


刘备呵呵一笑,捋着细髯道:


“子敬猜错了,其实早在鄂山一战时,伯言便已归附于吾。”


鄂山一战?


鲁肃是大吃一惊。


那时孙策不才刚刚争夺荆州失利,虽然说早受了重创,却实力尚在。


柴桑还在,手中还握有数万雄兵,韩当等大批猛将还尚未陨落。


那时的孙策,根本看不出半点覆没的苗头。


陆逊竟早在那个时候,就已暗中倒戈?


鲁肃是满脸难以置信。


刘备也没什么好隐瞒,遂将当日孙策撤退时,陆逊暗回樊口,向他表明归附之心,并甘愿充当内应眼线的秘密,尽数公开。


鲁肃恍然大悟。


他这才明白,为何孙策军的种种机密,刘备这边全都了如指掌。


原来除了萧方的神机妙算外,还少不了陆逊的暗送情报。


“当日孙策火攻之计失利,不愿相信是为萧军师识破计策,归咎于军中有内奸泄露机密,险些要当场斩杀陆伯言。”


“想来就是那件事,令伯言寒心畏惧,选择了倒戈向主公吧。”


“如此看来,孙策今日的覆没,也算是他种下了恶因,自食恶果了。”


鲁肃感慨唏嘘过后,向刘备一拱手:


“孙策一味崇尚杀戮武力,却不知人心向背,亦可决定生死存亡。”


“主公未下江东,便已先得江东豪杰人心,伐灭孙策,全据长江,实乃天意也!”


刘备豪意燃起,当即奋然而起。


意气风发的目光,环扫众将,欣然喝道:


“诸将听令,今晚集结大军,我们踏破内城,彻底拿下金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