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5章 官渡胜负已分!三足鼎立之势初现!咱得抓紧时间抢地盘啊!(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凭这样一个局面,曹操想凭借关陇继续与袁绍对抗,只怕不易呀。”


当年张辽好歹跟着吕布也是混过关中,对关陇的形势也算深知,当即道出了曹操面临的困境。


张辽一介武将,能有这样的格局判断,令萧方不禁微微点头,面露几分赞许。


“文远所言不错,曹操并未实质性掌控关陇,这确实是他的困境。”


“不过文远不要忘了,袁绍与西凉人有灭族之仇,其对西凉人也向来深恶痛绝,这一点西凉诸将自然清楚。”


“这也是为何马腾等西凉诸侯,在面对曹操和袁绍同时的笼络时,选择了倒向曹操。”


“哪怕只是明面上的倒向曹操,这也表明了西凉人的态度,说明他们对袁绍的畏惧。”


听到这里,张辽若有所悟。


刘备则已听明白了萧方深意,遂点头道:


“军师的意思是,现下袁绍打赢了曹操,下一步极有可能挥师西进,夺取关中。”


“如此一来,西凉人就无法再置身事外,将直面袁家的兵锋。”


“以曹操的权谋,必会利用西凉人对袁绍的畏惧,进一步整合关陇各方势力,为其所用,来继续对抗袁绍。”


萧方一笑,默认了老刘所说。


庞统也微微点头,上前指着地图道:


“曹操整合了关陇势力,虽然实力仍弱,但关中却有潼关黄河之险。”


“只要曹操利用好这些天险,据守不战,就有了自保的可能。”


“如此一来,这天下形势,便将进入主公与曹操及袁绍,三足鼎立之局面!”


三足鼎立。


这四个字,头一次响起在老刘和众将耳边。


萧方却对这四个字,无比的熟悉,耳朵都要听出了茧子。


当年有魏蜀吴,今日有刘曹袁,皆为三足鼎立,这剧情他熟啊。


不过当年的三足鼎立,与今日的三足鼎立,却已有天壤之别。


当年曹魏一家独大,占据着包括雍凉关陇在内的整个北方,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而蜀汉则只独据益州一隅,东吴占据半个荆州和半个扬州,加起来的实力都不及曹魏一家。


说是三足鼎力,其实是曹魏一足独大,另外那两足都是瘸腿。


现下的三足鼎力却不同了。


曹操全师退往关中,若能整合了关中凉州为其所用,实力不容小视。


老刘则全据荆扬二州,现下战线又推进至了徐州豫州一线,实力同样雄厚。


袁绍虽纸面实力最强,却也没有达到当年曹魏独霸北方,无可撼动的地步。


这样一个新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天下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士元言之有理,这天下确实有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微微点头,也认同了庞统所说,转而望向萧方:


“景略,那依你之见,现下曹操官渡已败,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新的局面?”


众人的目光,再次齐聚向了萧方。


“三个字,抢地盘!”


萧方竖起了三根手指,羽扇不紧不慢往地图上再一指。


“曹操挟天子西迁关中,其在中原统治便将土崩瓦解,尤其是豫兖二州,将短暂的成为无主之地。”


“主公当领翼德将军和陆伯言,迅速由寿春北进,夺取汝南,陈国等豫州南部诸郡。”


“南阳方面,主公当令魏文长和徐元直统兵北上,夺取鲁阳,昆阳等颍川南部诸城。”


“袁绍在闻知袁谭兵败后,极有可能抽调部分兵力,向东击我侧翼,声援袁谭。”


“这一路兵马,多半会沿睢水顺流东进,直扑下相,顺道攻掠途经梁国,沛国等兖南诸郡。”


“方以为,主公当令黄汉升和士元分兵一万,沿睢水西进收取沛国诸城,尤其是要抢先一步占据其治所相城!”


“夺取了此城,我们就能将袁绍的援军,阻挡于徐州以西,令其无法威胁我侧翼。”


“而主公当继续率主力,先取下相,再破下邳,抢在袁绍攻占许都,大军能全师东调之时,将徐州收复!”


萧方心中仿佛早有谋略,为刘备献上数道应对方略。


“看来军师是深谋远虑,早就胸有成算了。”


“好,就依军师的方略行事!”


刘备点头大赞,遂欣然采纳了萧方的献计,传下了号令。


接下来,就是如何速取下相,兵临下邳了。


“这个袁谭,明显是将陈宫和郝萌当作弃子,牺牲他们来据守下相,好拖住我们。”


“不过这陈宫智谋不弱,郝萌也是吕布麾下健将,城中尚有三千兵马可用。”


“倘若他们决心死守,只怕我们还得花些功夫方能破城。”


“景略,你以为呢?”


刘备的视线,重新回到了眼前的下相城上。


萧方却一笑,眼神玩味道:


“主公,以方之见,这下相城,或许能不攻自破呢。”


不攻自破?


刘备一怔,未能领悟萧方言下之意。


正待再问时,亲卫入帐,禀道:


“启禀主公,有人越城而来,自称是郝萌心腹,想要求见主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