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1章 五胡乱华,始作俑者就是此贼!给你个任务,给我把司马氏灭族!(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备俯视着袁谭,虽看不清袁谭眼神变化,却也猜得出来,袁谭是有多么不情愿归降自己。


这一跪,同样是有多不情愿。


不过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袁绍嫡长子,确确实实的跪在了自己面前,当着天下人的面,表明了臣服归降之意。


这就够了。


“显思免礼,快快请起吧。”


刘备便是笑着一拂手,示意袁谭平身。


袁谭即刻膝盖离地,当他站起身来,抬头看向刘备时,即刻将心中那份愤恨收的一干二净,以近乎谄媚的笑容面对刘备。


刘备则是平易近人,拿出礼贤下士的态度,给了袁谭一通安抚。


至于其他等郭图部将,刘备也都一一安抚,并设下了酒宴。


几巡酒过后。


刘备酒杯放下,好奇问道:


“显思,你们以魏军伪装秦军,袭我弘农郡,妄图诱使孤先行伐秦。”


“这一计,不得不说是一出妙计。”


“若不是孤的国相萧景略识破,孤早已中了你们的计策,以举国之兵前去伐秦了。”


听得刘备这番话,袁谭和郭图心头一震,不约而同的望向了刘备阶下左首处,那位一言不发,闲品美酒的文士。


袁谭自然认得,那就是大楚国相萧方。


如刘备所说,袁尚的挑拨之计,果然是为这位传说中的谋圣所识破。


“萧国相神机妙算,果然名不虚传!”


袁谭谄媚的向萧方一拱手,一脸钦佩的拍起了马屁。


萧方只淡淡一笑。


刘备却接着问道:“只是孤很好奇,这一条计策,是谁为袁尚所出?”


听到这里,袁谭明白了刘备的意思。


当下酒杯放下,拱手答道:


“回奏大王,这条计策并非是谭等所为,乃是出自于袁尚之手。”


“据谭在邺城的耳目回禀,此计也并非沮授等人所献,好像是一个叫司马懿之人为袁尚所献。”


“此人当是河内司马氏子弟,乃是司马防之子,是半年多前为袁尚赏识,引为了心腹。”


司马懿!


一个对萧方来说,再熟悉无比,但对老刘来说,却颇为陌生的名字,终于第一次响起在了耳边。


刘备思绪了半天后,狐疑的目光转向萧方:


“那司马防孤倒是知晓,只是此人膝下,竟然还有这么个足智多谋的儿子?”


“这个司马懿,孤倒是少有听闻。”


萧方却嘴角微微上扬。


当今之世,没有谁比他是更了解这个司马懿了。


曾经历史上,魏国唯一能抗衡他的小舅子诸葛亮之人。


统帅着最强大的魏国雍凉军团,却采取乌龟战术,硬生生熬到诸葛亮油尽灯枯,鞠躬尽瘁。


你要说这厮智谋有多深吧,那也未必。


其智与贾诩,郭嘉之流相比,还是要逊色三分。


关键这个司马懿,他有两大特长。


一个是能藏,一个是能熬。


藏自不必说了,将自己的野心藏到无人能知,高平陵之变骗过了众多曹魏老臣,以为他只为扳倒曹爽,匡正朝纲,故而才赢得众老臣支持。


结果骗得曹爽束手就擒后,转头背信弃义,诛了曹爽三族不说,还一举独揽军政大权,从忠臣摇身一变成了权臣。


熬就更不用说了,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熬死了曹睿…


熬死了曹魏三代君王,熬死了宿敌诸葛亮,熬死了曹真陈群这批托孤同僚,熬到了内外再无敌手,熬到了再无人能制衡他,可为所欲为的那一天。


“大王,河内郡向南与洛阳隔河相望,向东可沿黄河北岸直抵黎阳,可谓重地。”


“臣请大王分一支兵马,向西收取河内郡,以解除我洛阳与黎阳侧翼的威胁。”


萧方忽而放下酒杯,向刘备进言。


他这个攻取河内郡的理由,自然也是合情合理,叫刘备无从拒绝。


“景略言之有理,这河内郡确实当先一步收取。”


刘备深以为然,当即传下诏令,命凌统率五千精兵,沿黎阳西进,收取河内郡。


凌统欣然领命,当即拜别刘备,领命而去。


就在他领了诏令,刚刚踏出府堂未久,萧方便借口如厕离席,从府堂里追了出来。


“公绩且慢!”


凌统听到声音,回头见是萧方,忙是躬身行礼:


“国相还有何吩咐?”


萧方将凌统拉到一边,环扫一眼左右,压低声音交待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