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8章 抱歉,我只能换一个扶!有带路党就是爽,阴魂不散的余孽,烦啊!(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守易京,背靠幽州,再战刘备!


袁尚精神一振,慌乱灰暗的眼神中,陡然间泛起一道希望曙光。


但那曙光却一闪而逝,转眼又变成忧虑。


“易京防线是坚固,可以当年公孙瓒之强,纵然坚持了一年,最终还是难逃为我袁家击破的命运。”


“今刘备之强,远胜于当年我袁家,我就算退守易京,又能抵挡多久?”


袁尚信心明显不足。


司马懿刚想宽慰时,审配却抢先道:


“公子莫要灰心丧气,刘备今日之强,虽远胜于当年的我们。”


“但公子不要忘了,西面还有一个曹操,还有一个伪秦啊。”


袁尚心头一震,眼中蓦然精光再起。


“现下曹操已兵临剑阁,攻灭刘璋,全据益州只是转眼间的事。”


“只要我们能撑得数月,撑到曹操灭了刘璋,那曹阿瞒定然不会坐视我大魏为刘备所吞,必会回师东进来救。”


“一旦曹操兵出潼关,大举东进许洛,则刘备势必会尽率主力南归中原,与刘备一战。”


“如此一来,则我方所面临的压力,将骤然大减。”


“介时公子再率我等反守为攻,未必不能收复邺城,收复失地,将楚军赶出我大魏。”


审配口吐着唾沫,为袁尚勾勒出了一幅美好蓝图。


袁尚越听越是兴奋,黯然绝望的眼神中,渐渐重燃自信。


“嗯,如此说来,退守易京,确实未必没有翻盘的希望…”


袁尚微微点头,慌张无措已荡然无存。


司马懿所关心的,却并非袁尚是否决心退守易京,而是会否派他往并州,劝服袁熙与他结盟。


“公子,这正也是懿的意思。”


“正因我们要守到曹操回师相救,所以更需要说服二公子,暂时放弃与公子的争位,率并州军团东出太行,牵制刘备对易京乃至幽州的进攻。”


“所以,懿必须要亲往并州一趟,凭我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二公子。”


司马懿再次强调联手袁熙的重要性,力请出使并州。


审配眼珠转了一转,忙道:


“公子,仲达言之有理啊。”


“二公子虽然兵马不多,但从并州出兵,却能威胁刘备侧后,定然能牵制住楚国不少兵力。”


“配也以为,由仲达出马,必能说服二公子联手相助。”


审配本就忌惮于司马懿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眼见司马懿主动提出想去并州,自然是巴不得打发他滚蛋。


袁尚不知司马懿私心,见审配也赞同,便欣然道:


“好好好,那这件事,吾也依仲达你便是。”


“仲达,就有劳你冒险亲往并州一趟,说服我那愚蠢的二哥与我联手,我们兄弟先共同对付了刘备再说。”


司马懿暗松一口气,忙拱手正色道:


“公子于懿有知遇之恩,懿自当舍身忘死,以报公子大恩。”


“公子请放心,懿此去,必会说服二公子出兵相助!”


听得司马懿的慷慨表态,袁尚心中既是欣慰又是宽心。


当下他便带着一众文武官员,亲自将司马懿送往了南皮西门外。


为表对司马懿的恩宠,袁尚甚至是拉着司马懿的手,依依不舍,含泪送别。


司马懿亦是泪流满面,各种不忍离去。


主臣二人上演了一出“生离死别”的戏码后,司马懿方才翻身上马,拜别而去。


策马出城一瞬间,司马懿暗松了一口气,心中霎时间有种逃过一劫的如释重负。


回眸望向南皮西门,只见袁尚还在城头向他挥手,正在含泪送别。


司马懿嘴角却微微上扬,眼神中透出一丝狡黠。


“我已尽力,可惜你父子皆非明主,偌大的河北四州,都被你们败光,连我司马懿也扶不起你们。”


“袁三公子,你待我倒也不薄,可惜我司马懿有灭族之仇在身,恕我不能陪你等死。”


“咱们就此别过,你好自珍重吧。”


司马懿口中一番叹息后,转头策马扬鞭而去,再无回头。


城头上。


眼见司马懿终于走人,审配暗松一口气,嘴角也掠过几分不易觉察的得意。


袁尚则收起惜别之意,深吸一口气,拂手喝道: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弃南皮北上,退守易京!”



千里之外,益州,剑阁。


这座蜀中第一雄关,此刻已经升起了“秦”字旗。


数以万计的秦军士卒,正浩浩荡荡入关,又浩浩荡荡出关南下。


关城之上。


曹操居高临下俯视,前方山险已尽,茫茫成都平原已尽眼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