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7章:拒绝不等于不帮忙(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0后币圈第一人?”


“湖畔大学老马门徒?”


在去往机场的路上,陆良浏览着孙宇晨的详细资料。


北大中文系,曾去往香江中文交换,毕业赴美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学硕士。


12年归国在《南方周末》实习,专挑舆论热点下手,并每次都在文章末尾留下自己的姓名。


因此,在知乎围脖也算是一方大拿,全网拥有几十万粉丝。


13年再次出国,加入旧金山一家数字支付公司,该公司主营波瑞币。


几年深造,龙场悟道,再次归国,在波瑞币的开源基础上创办波场币。


去年九月,比特币价格高涨,波场币也得到IDG资本,中科资本多家投资机构跟投的千万美金级别A轮融资。


“你好,我是陆良,现在要出门,等我回来,再见面聊一下。”


陆良思索片刻,给孙宇晨打去电话,讲明现在无法跟他见面的缘由。


虽然比特币跌破8000美元,但以华尔街机构对这个市场的重视程度,早晚会迎来第二波行情。


赵长鹏已经废了,他们需要重新扶持一位布道者,90后出生的孙宇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年轻人接受能力强,玩币的也大部分都是90后。


不知道跟华尔街机构跟他接触了没有,如果没有,陆良不介意帮他一把结个善缘。


孙宇晨闻言一愣,没想到陆良竟然会亲自回电,突然赶忙问道:“陆总,您是在浦新机场登机吗?”


“对的,怎么了?”陆良疑惑。


“陆总,我现在距离新浦机场很近,要不我先过去等您如何?”


孙宇晨知道突然造访很冒昧,又急忙解释道:“几天前,新视野基金的负责人找到我们公司,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接受他们注资,希望您能指点一二。”


他这话虽然讲的没头没尾,但他相信陆良是听得明白。


“现在一点三十分,我两点左右抵达T2航站楼,飞机是两点三十分准时起飞。”陆良沉吟片刻,告知详细的行程。


“好的,陆总,那待会见。”


孙宇晨欣喜若狂,立即开车出发,一路时速破百,争取在两点前抵达机场。


给西方机构当狗,成为币圈的布道者,确实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差事。


但孙宇晨并不甘心,因为赵长鹏是前车之鉴,说被架空就被架空,毫无还手之力。


波场币可以接受新视野的注资,但不能让新视野一家独大,于是,他想到陆良。


国内能跟华尔街机构抗衡的只有一支,中字头不适合掺和,陆良是最佳人选。


根据福布斯披露的消息,陆良在东京创办的星恒资本,极有可能就是投资比特币。


说明他知道,也了解这个市场,只是不想自己出面,所以才会拉上三井住友和现代集团,甚至让公司挂靠在三井住友的名下。


穿过机场的高架桥,隔着很远,陆良看到进站口有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他站在路边四处张望,脸稍有点长,梳着大背头,深色呢子大衣,黑皮鞋,打扮非常商务。


陆良打开车窗,招了招手。


孙宇晨满脸堆笑,小跑过来:“陆总,您好,我是孙宇晨。”


他就像门童那样,打开后排车门,生怕陆良不小心磕碰,还有用一只手挡住门沿。


“孙总,我们进去聊吧。”


陆良微微顿首,快步走进航站楼,停下脚步:“你能进去吧?”


“可以的。”


孙宇晨连连点头,心细如他,怎么可能会忘记这么重要的事,刚刚早就随便买了张当天的机票,可以跟陆良一起进入机场。


通过安检,两人来到陆良在浦新机场的休息室,每年几千万的托管费,让他在机场也有自己的专属休息室。


就像五星级酒店的套间,茶点酒水一应俱全,还有专属经理。


孙宇晨眼底闪过羡慕,他是90后,陆良是80后,看似两代人,实则只差五岁。


只是五岁之差,但陆良的光芒闪耀到让同辈人心生无力,生不起追赶的想法。


不懂金融见他宛如井中蛙抬头望月,懂金融再见他宛如一粒蜉蝣望青天。


因为天才交易员,最容易被权贵当成白手套,或是被国家队养肥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