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章 极东高卢同盟,北洋尚能战否?(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率先在极东郡治范围内,鼓励农田兼并和机械化种植,


郡治的农民,相对工商业更了解,一个农民和一个工人,经济收益天壤之别。


一亩田,一年耕种下来,大概能赚一两个大洋,


但是,一个工人,哪怕是女工,每月工钱最少两个大洋,差距太大了。


因此,郡治范围内的农民,只要不傻,出让农田的意愿更高,


按照陆远的意思,极东衙门陆续出台农业政策,


同时,还与高卢代表协商,大量进口廉价的交趾大米和蔗糖,作为战备储粮。


交趾大米一年三熟,根本不值钱,用货轮运到极东,比本地大米还便宜两成……


没想到陆远,竟然愿意进口农产品……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把高卢代表戴乐高,美得鼻涕冒泡!


他当即满口答应,同时还投桃报李给出明示:


高卢国愿意和极东人民交朋友,帮助极东薄弱的民族工业完成标准化。


“不论另外三家出什么价,我们都比他们低一成!”


嘿!


这就叫“双赢”!


在利益面前,什么列强一致,都是笑话。


高卢在历史上,一直和欧罗巴列强不对付,


和英吉沙打过百年战争,


还给大漂亮拱火递刀子,跟英吉沙开战,


与普鲁士更是仇深似海,尽管他们都是从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


对了,高卢的炮兵皇帝,还杀到金帐公国,烧毁了他们的都城……


当然,高卢的整体实力虽然比英吉沙弱一些,


但其工业和文明毫不逊色,殖民地同样遍布全球,


尤其,高卢的陆军,号称地表最强!


举个栗子,


其研制的十二磅野战炮,所向披靡,


要不是因为滑铁卢的一块马蹄铁,高卢将统一欧罗巴……


另外,戴乐高与陆远达成私下的军事同盟密约,


派遣军事顾问团,担当军校教官,协助训练极东陆军,


并以租借的方式,划拨五艘铁甲舰、两百门野战炮、五百辆卡车,包括大量军工制造设备,


争取在新年到来之际,极东方面拥有击败朝廷新军的能力。


陆远给到高卢的回报是,对高卢开放铁路、矿山、航运、金融等领域的投资,


同时,答应了对方,输出劳务的请求,


这一条,是因为高卢国缺人,这一点也不夸张,


全球列强中,只有高卢国大规模使用“外籍军团”,


就是用国籍或者金钱,征召殖民地的青壮,为高卢打仗,和雇佣军差不多,


陆远答应了“劳工输出”,这是挣钱的路子,


对出兵的条件,做了明显限制,


只有在高卢本土遭遇实质侵略威胁时,以盟友的身份出兵。


得到这个保证,戴乐高明显松了一口气,


为啥呢?


因为,欧罗巴列强在工业时代,


矛盾重重,且内外交困,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尤其普鲁士,和匈奥帝国,达成军事同盟,


其政客们,发表的言论越来越强硬,颇有磨刀霍霍之声,


历史上,普高因为接壤,逐渐形成“一山不容二虎”之势,


所以,只要普匈两国掀开战争序幕,想都不用想,第一个挨揍的必然是高卢。


战争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兵源,这也是高卢为数不多的软肋之一,


戴乐高之所以慷慨的租借军备,就是为了补上这个短板,蒂法人太多了!


陆远对高卢开放劳务市场,也有着眼“大农业”的计划,


高卢劳工,每个月的工资五个大洋……比当小军官都多。


当然,这种事是出自我口,入之你耳,没有外人知道。


急于双方一拍即合,极东衙门与高卢达成战略合作,各种计划,流水般的开动起来。


其他八国商团,自然对此不满意,


但,高卢实在太卷,志在必得,各国最终只能“弃牌不跟”。


伊丽莎白颇有深意地私下询问陆远,


“你们是不是有密约?”


陆远微微一笑,淡定地说道:


“我们一向主张互利互惠,其实,蒂法很大很大,足够容纳每个朋友的利益!”


时光如梭,秋去冬来,


远赴高卢的极东海军官兵,


驾驶着五艘新式铁甲舰,浩浩荡荡开进十六铺码头,


陆远大喜过望,亲自到军港迎接,


安装了速射舰炮的五铁甲巡洋舰,完全可以吊打三十多艘老旧的北洋水师。


六艘鱼雷快艇,在此之前就已列装,


再加上两艘补给船和运兵船,极东海军的架子,搭了起来。


首任极东海军司令官,是萨冰镇,


他跟在董事长身旁,逐一向对方介绍军舰上的各项设备,


陆远将军舰的上下里外,都认真看了一遍,


最后,他对萨冰镇说道:


“真金不怕火炼,想知道军舰有多强?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强手干一架,胜的站着,输的倒下!”


萨冰镇试探地问道:


“董事长的意思,是跟北洋开战?”


陆远笑道:


“说得这么难听干嘛?


我看,干脆叫作‘友好访问’更妥当!”


“是!末将马上下令启航!”


“不急,先举办一周的‘海军开放日’,


让老百姓看看我们的大军舰,提高提高民众的凝聚力!


完了之后,开展友好访问!”


“是!董事长,开放日要怎么搞?”


“唔,洋滩那边的游乐场怎么弄,你们就怎么弄!”


萨冰镇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


“要卖门票?”


陆远翻了个白眼,走开了,


宋三妹笑呵呵地对舰队司令说道:


“董事长的意思是与民同乐,门票就不用了吧,


不过,可是试着出售一些饮食,纪念品,玩具、装饰品之类的!”


萨冰镇如醍醐灌顶,对“三夫人”连连道谢。


三天后,极东海军开放日,盛大开幕,


数万市民,扶老携幼,前来十六铺军港,白相相,噶闹猛!


此举,既让市民增加了认同感,也又提升了信心,还拉近了军民鱼水情,


同时,海军靠着零售副业,很是赚了一波外快,皆大欢喜,


朝廷获知,极东军得到五艘新式战舰,又惊又怒,


李合肥作为北洋水师的总督,更是忧心忡忡,提出火速购买同等数量的英吉沙战舰,


尽管朝廷批了款项,但是,全数被挪用到杏贞女王的六十寿诞上,


李合肥两手空空,一文钱都没拿到,


看着夕阳下,威海卫军港内,破旧老迈的战船,


唯有一声长叹……北洋,尚能战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