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术开始修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赔罪(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多斤的成猪,再加上五只小猪。”


“足够我交上税,还能剩下不少钱!”


“就是想弄回去恐怕会有些麻烦。”


此地已算深山,距离县城有好几十里的路程,一个人抬不抬得动先不说,猎物多了根本就拿不下。


陈三石想了想,还是朝天射出一支骲头箭。


“我离分别的位置很远。”


“也不知道赵叔在哪,能不能听到我的信号。”


不多时。


竹林外响起脚步声。


但来的并不是赵樵,而是一名身材壮硕,脸上带刀疤的糙汉。


他看到地面的野猪后,先是羡慕,接着看到是个从未见过的年轻人的猎物,又觉得不可思议,最后神色更是古怪起来。


“兄弟!”


汉子大步走来,上下打量这个看起来白白嫩嫩的年轻人:“没见过你啊。”


陈三石自我介绍道:“燕边村赵樵叔带我上山的,我叫陈三石。”


“我在附近逛了三四天,也没弄到值钱东西。”


汉子眯着眼睛:“你第一天上山,就搞到这么多宝贝。”


“侥幸而已。”


陈三石抱拳:“请兄弟帮个忙,把猎物抬到县城,小弟自会按乡里规矩付报酬。”


“帮忙当然没问题。”


汉子嘴上这样说,眼珠子却滴溜溜乱转:“只是从这儿到县城可不近,这个价钱嘛~”


他好几天没收获,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今个好不容易逮到机会,怎么不得多讹几个铜板。


汉子暗自琢磨的时候,耳边骤然炸起雷般的弓弦之音。


他抬头,就见陈三石不知何时已然射出一箭。


远处,一只狂奔中的野兔应声倒地。


这个距离,足有七十步远!


再加上植被繁茂,汉子甚至都没注意到有兔子。


最关键的是,他注意到陈三石刚刚拉弓,貌似只用了一根手指头!


一根手指,轻松拉满四力弓,再加上这个准头儿……


条件允许的话,岂不是能开一石弓?!


鄱阳县什么时候出了个这么年轻的神箭手?


汉子哪里还有花花肠子,顿时挤出灿烂笑容:“三石兄弟,不,石哥!


“你别动,我去帮你捡,帮你抬猎物也不要钱,咱们交个朋友!”


他说着,飞快朝兔子的方向跑去。


陈三石收弓,轻轻摇头。


他洞察力强到连毛都看得清,怎么会看不出来这家伙一开始就在动歪心思,这才故意展示一手。


想要不被人欺负,还是要表现出实力才行啊!


汉子用柴刀砍了两根木头,和陈三石一前一后,抬着野猪下山。


他自我介绍:“我叫吴达,就住你们隔壁村,今年十六,以后石哥多带带我。”


“?”


陈三石看着正冲自己笑的刀疤汉子,一时语塞。


这特么十六岁?!


“野猪!”


“石哥儿打了一头野猪!”


“……”


才刚到燕边村村口,乡亲们就直接炸开了锅。


三百斤重的野猪,虽然也经常有人弄到,但往往是两三人合作的!


一个人就能打一窝野猪,绝对是顶尖的猎人了。


更别说对于乡亲们来说,陈三石是活不下去才打猎的书生。


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半个时辰,他就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出名了。


……


八宝酒楼。


“母猪三百二十斤,每斤十八文。


“幼崽每斤二十文,五只加起来拢共六十斤零二两。


“总价6964文,我替东家做个主,直接给你七两银子,以后打到新鲜野味,可不能往别家去啊小石头!”


掌柜刘宏达大手一挥,直接扔来个钱袋子。


理论上讲,一千文等于一两白银,但银子属于更硬的通货,不是啥时候都能换到的,兑换比例经常会上浮。


对方直接给银子,显然是照顾。


“谢谢刘伯。”


陈三石接过钱袋,感受着沉甸甸的分量。


七两银子!


不光税钱凑够,就连置办冬衣的钱都有了。


“你小子真可以。”


刘宏达啧啧称奇:“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搬到城里来住,要是能再学上两手武艺,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关于武馆,刘伯有推荐的吗?”


陈三石当前困境解决,接下来当然要开始考虑习武的事情。


“鄱阳县城最有名的,自然是天元、泰雷、云鹤、赵氏这四家武馆,但他们每年只在固定时期招收弟子,今年已经晚了。


“要我说,咱们老百姓,也没必要非得去大武馆,随便学两手架势,能唬住人就行了。


“你要是非去大武馆的话呢,可以去问问顺子。”


“顺子?”陈三石没太明白意思。


“这小子最近经常请武馆弟子吃饭,就在对面,这不这不,刚好出来了。”


刘宏达指着他身后。


八宝酒楼对面,就有个相对低级的馆子。


陈三石回过头,正好瞧见张顺和两名白袍青年从饭店里走出来。


“石哥儿?”


张顺见到他,立马撇下两名青年跑过来,面带歉意:“哥,俺这两天一直想找你来着,上回的事……”


陈三石打断道:“顺子,你不用担心我,我凑够钱了。”


“你石哥儿今个打了整整一窝野猪,从我这挣走七两银子呢。”


刘宏达替他说道。


“真的?!哥你可真厉害,俺打鱼得多久才能挣到七两银子啊!”


顺子羡慕得不行。


不过他的羡慕很纯粹,没有夹杂其余任何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