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箭术开始修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 赐死白袍(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在部分地区,世家大族和宗门的掌控力,是巨大的,有时候甚至能够超过朝廷。


况且“仙师”们给出的诱惑,往往是普通朝廷所不能及的,就会让更多的人上钩。


陈三石可以肯定,要是把这些人和西齐来往的书信堆积起来,会有一座小山那么高。


夷陵之败前,世家大族对大盛忠心耿耿。


夷陵之败后,各地开始观望。


一溃千里之后,有人开始暗中联络。


荒原之战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动摇。


再败下去,只会彻底乱成一锅粥。


所以,就算是撤退,也绝对不能再损兵折将了。


当然。


大盛朝这边,也一直都在派人去暗中笼络西齐军中的武将,只是由于西齐“一路顺风”,回应的寥寥无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叛徒。


向来不是稀罕物。


“督师,最近有两个人回信了。”


童晓初说道:“无非是索要爵位、金银,还问他们的子女如果有灵根,能不能得到修行长生的机会,我会继续跟他们保持通信。”


……


西齐大军。


中军大帐。


“仙师。”


钟无心火急火燎地走入账内:“出事了,倪时魁藏在家里的密信,被盛朝的一名修士发现,他还没来得及破坏粮道就死了。”


“那就……”


韩湘交替黑白二棋,接连落下数子:“漫天开花吧。”


……


云端府内。


“督师,不好了!”


“追溪府七绝门举兵谋反!”


“文山府守将袭击粮道!”


“淨潭府正在朝着我们的方向杀来!”


“……”


仅仅半个月后。


一桩桩一件件的叛乱消息,就接连不断地传递到云端府内。


“楚仕雄,你领兵五千,去平叛追溪府。”


“汪直,你领兵八千,去文山府,务必在十日之内恢复粮道的正常运转。”


“王竣,你直接去淨潭府斩首叛将!”


“……”


陈三石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补救。


这些地方,都是不痛不痒,而且叛乱的力量不强,往往只需要擒贼先擒王就能够平复。


但是。


叛乱倒戈也是一种大势。


不能任由继续发展下去了。


陈三石下定决心:“魏玄,宋桂芝,你二人留下来,率领两万督标军在云端府内垫后,其余人,全军撤退,放弃嘉州西部的六府之地,退守官渡地区的耕阳府。”


“放弃这么多?!”


听闻此言。


童晓初惊得汗毛倒竖:“这、这跟朝廷如何交代?”


“还退?!”


曲元象直接把怀中的酒坛子砸个粉碎:“姓陈的,你们皇帝把你调过来,是让你帮我们打到邙山,不是让你撤退的!


“你要是不行,就让我来挂帅!


“你自己撤退吧!”


“砰——”


汪直拍案而起:“姓曲的,你特娘想死就直说!”


“说的好!”


楚仕雄等人纷纷附和。


相比于整日鼻孔朝天的仙师,即便他们来自于京城,也自然更愿意站在督师这一边:“我们督师大人来之前,你就在了,还不是一溃千里?!”


“要不是我们洪泽营赶过来,你们早就死绝,全军覆没了!”


“曲元象。”


魏玄眯起眼睛:“行军打仗要听命行事,你屡次三番出言顶撞大帅,如果不是仗着修士的身份,都够砍你八次脑袋了。”


“放屁!现在是你们的抗命!”


曲元象辩驳道:“你们朝廷的军令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尽快分出胜,结果你们要往后撤?跟你们说没用,我去找你们的皇帝!”


语毕。


他直接御剑离去。


全军开始按照陈三石的命令,有序撤退。


……


西齐大军。


“仙师!”


宫郁骑着快马来到中军大帐,翻身下马大声道:“如你所料,陈三石率领大军撤退到洛水以东了!我们接下来如何?”


“敌退我进。”


韩湘不疾不徐地从棋盘上拿掉许多代表大盛的黑色棋子:“传我军令,全军绕路过河,防止敌军半渡而击之,然后直入嘉州境内腹地!”


“没问题,可是……”


钟无心郑重地说道:“仙师,我们后方粮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盛人撤退之后必定要坚壁清野,我们继续深入的话,粮草消耗会不断增加,持久战我们不占什么便宜。”


“压力再大,也要撑住,不需要歼灭敌军,只要能把他们逼出官渡,盛朝在西部地区就再也无力回天,邙山祖脉,我们就算是站稳了,至于粮草……”


韩湘早有准备,拿出一本写着密密麻麻数据的册子,悠悠道:“西齐三十二州之地,每一州一府有多少百姓,多少耕地,多少粮食,我已尽数核算清楚。朝廷粮仓里粮食不够的话,就去百姓手里征收,如果还是不够,就去征世家大族。”


“强征?”


钟无心担忧地说道:“最近几年,我大齐的光景也不是很好……此次四十万大军出征,再加上将近百万的民夫后勤,基本上到达征粮的极限,要是再继续征收的话,岂不是容易造成后方叛乱?”


“放心征粮就是。”


韩湘胸有成竹地说道:“每个地方,征收粮食的极限是多少,我写的清清楚楚,那些百姓只要不饿死,就不会出乱子的。”


“……”


钟无心翻看着册子上的数字,只感到不寒而栗。


他们大齐请来的这位“兵仙”,竟然是算计到这种程度,里面写得清清楚楚,一个成年人,每日最低多少粮食能够维持不饿死!


他们只需要按照这个数目去征收,短时间内就不会发生叛乱,等到那些人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战事也已经平息。


“我这就把信送回大齐。”


钟无心领命离去。


在他走后不久,一名修士拿着密信走入:“韩师兄,盛国朝廷来信,想要和我落叶谷谈判。”


“哦?”


韩湘接过信封。


……


两军的形势再度发生变化。


大盛全军退守官渡。


西齐过河之后。


就在官渡一带安营扎寨。


数十万大军的部署安排,极其耗费时日。


一来一回,不知不觉间,就又是将近两个月过去。


陈三石也再度来到小瓶颈。


在昼夜不分的修炼之下,他的双目之中灵光流转,在黑暗之中熠熠生辉。


上部八景神之四。


目神,名灵监生,字道童,长三寸五分,青衣!


【功法:龙经(未入门)】


【进度:48/100】


……


京城。


中觉殿。


“报——”


“陈三石后退八百里!”


“……”


“你说什么?!”


晋王曹焕亲自冲上去夺过战报:“兵部不是才下过军令,让他务必在云端府决出胜负,想尽一切办法收复邙山吗?他怎么不进反退?!”


“大事不好啊。”


严茂兴指着沙盘:“官渡之后,再退就要放弃整个嘉州,嘉州丢掉之后,我大盛朝就会丢掉整个西部!”


“不能再退下去了!”


“陈三石怎么搞的?!”


“……”


“你们且不要慌乱。”


兵部尚书明青锋趴在舆图前,冷静地说道:“官渡一带的城池互为掎角之势,而且极为坚固,退到这里之后,防守的压力就会骤减许多倍,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继续后退,只不过想要反攻……就难如登天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


户部尚书跺着脚说道:“陈大人来这么一出,不是摆明要打持久战,多少粮草能供应他们?!”


……


同一时刻。


万寿宫。


黄鸿拿着战报,向皇帝汇报完毕。


幔帐之后。


沉寂许久。


最后还是内阁首辅严良打破沉默:“那就再传军令!”


……


官渡。


“督师!”


“京城军令!”


“……”


盘膝而坐的陈三石没有去接,问道:“京城方面,催促我出兵?”


“正是!”


夏琮如实说道:“粮草消耗太大,兵部下令,让我们十日内出城寻找突破口,否则的话就要问责督师。”


“告诉京城,战机未到。”


陈三石说道。


眨眼之间。


又是一月过去,来到寒冬腊月,整个中原绝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


嘉州境内,也陷入到一片平静当中。


……


中觉殿。


“报——”


“嘉州还在僵持!”


“最近两个月,敌我双方只有小股游骑兵遭遇,除去小打小闹几场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进展。”


“……”


“这可如何是好?”


明青锋双手负后,在殿内焦灼地来回踱步,他看向身侧的绯袍官员:“田大人,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最多,五个月!”


户部尚书田光说道:“如今,东、南两边的大军,也都需要粮草,牵一发而动全身!五个月后,就不可能再有多余的粮草调往西部,到时候……


“陈大人就不得不彻底撤出嘉州。


“西部六州,就等于彻底丢了。”


“不能再拖下去了。”


明青锋指着负责书写军令的下属官吏说道:“再催,再催!”


……


万寿宫。


“……”


一身酒气的曲元象拎着酒葫芦,遭到阻拦不得入内。


他气冲冲地朝着里面喊道:“皇帝,我听说你们粮草要耗尽了?!你知不知道,邙山丢失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等到时机成熟,祖脉复苏之后。


“天地封印就会从内部瓦解!


“到时候,占据祖脉的‘落叶谷’就能够建立传送阵法,来到东胜神洲。


“西齐帮助落叶谷拿下祖脉,到时候灵寂洞就会帮着他们,灭掉你们,帮助那个西齐一统天下。


“你们大盛朝,要亡国了!


“还有你的筑基丹,也别想要了!废物,全都是废物!”


相比起外面的嘈杂,殿内一片静谧。


隆庆皇帝并不在此。


一张圆桌。


老态龙钟的内阁首辅严良和一名修士相对而坐。


落叶谷修士朱圭开口道:“你们的皇帝,不亲自出来跟我谈么,是不是有些太没诚意了?”


“陛下在闭关疗养。”


严良示意太监黄鸿给修士倒茶,苍老的声音悠然响起:“陛下指派老夫为使者,和贵宗谈判。”


“你~”


朱圭半信半疑地说道:“说话算数?”


“自然算数。”


严良抬起衣袖:“谈判地点选择陛下居住的万寿宫内,任何谈判结果就等于是陛下亲自同意的,绝对不会出现反悔。”


朱圭猜到对方的心思,旋即嘴角勾起一抹鄙夷的冷笑:“老头,你也挺可怜,一把年纪的凡俗之人,还要出来给你们的皇帝背黑锅,我听说你们以前有个什么‘云州十日’,应该也是你出面和蛮族以及古魔族谈的吧?


“啧啧。


“将来要是有什么意外,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老夫是陛下的臣子,为人臣子,本该为君主分忧。”


严良更换话题:“仙师与老夫,还是聊聊正事吧,贵宗只要拿一颗筑基丹出来,我大盛朝就主动撤军,拱手让出包括邙山在内的西部三州。”


“你们早该如此。”


朱圭冷冷道:“现在知道自己要打不过才想着谈判,是不是有些太晚了?就算我们不答应,你们最多几个月后粮草耗尽,也是要撤出嘉州的,何必还要白白浪费一颗筑基丹?即便是我们落叶谷,筑基丹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朱仙师此言差矣。”


严良微微摇头:“西部败局已定不假,但是……如果我们和南徐合作呢?”


闻言。


朱圭神色一凛。


严良继续说道:“仙师要知道,如今不光是贵宗落叶谷渴望祖脉,南徐身后的‘灵寂洞’也盯着这块肥肉呢,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大盛朝还可以把南徐放进来合兵一处。


“大盛朝诚然会损失重大,但到时候,局面也会更加混乱。


“贵宗稳稳占据灵脉的难度,恐怕会不减反增吧?”


“……”


朱圭沉默。


显然,这是事实。


“所以说……”


严良苍老的声音抓住对方的命脉:“所以说,是用一颗筑基丹来换取稳居祖脉,还是非要咄咄逼人导致两败俱伤,好处最后全归灵寂洞所有,贵宗应该懂得如何权衡吧?”


“够狠辣!”


朱圭思忖片刻后,拿出万里传音符,把原话全部转述给全权负责此次事宜的韩湘,不久之后,他答应道:


“韩师兄说,没问题。


“用一颗筑基丹换取祖脉,这笔生意我们做了。


“不过……


“还有个条件。”


“还有什么条件?”


严良沉声道:“仙师请讲。”


“我要十五万人的命。”


朱圭语出惊人。


“……”


听到这句话后,年老体衰的严良身子一僵,本就拿不稳茶盏直接砸在地上,“咔嚓”一声在地板上四分五裂,他追问道:“哪十五万?”


“自然是你们官渡的十五万大军。”


朱圭漠然道:“正如严大人所说,你们万一跟南徐背后的灵寂洞合作,又是一桩麻烦,所以韩师兄说,只好让你们彻底失去跟南徐合作的资格。


“十五万人,换一颗筑基丹,其实倒也是划算。


“毕竟你们的老皇帝天赋不错,将来说不定结成金丹了呢?到时候也算是一方大能。


“再说了。


“这种事情,你们也不是没有干过。


“云州十日上百万人都杀了,也不差这十五万人。”


“这是我大盛朝的军队!”


严良的情绪终于有了波动,他猛然起身,结果因为过度衰老险些仰面倒地,幸亏太监黄鸿及时上前扶住,深呼吸半晌后才得以重新气喘吁吁地开口说话:“而、而且那是十五万军队,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岂是说杀就能杀的?处理不当,万一把他们逼反,岂不是更麻烦?”


“简单,韩师兄已经替你们想出绝佳的妙计了。”


朱圭要来一张舆图:


“吴郡、斗南、广元这三座府城,位于官渡之后,只需要把它们占住,就能彻底扼杀官渡十五万大军的退路。不久之后粮草耗尽,十五万大军无路可退,自然会全军覆没。”


“这三座府城,是大盛中原腹地,没有外来敌军,谁去占领?”


严良咳嗽着说道:“难不成,我们还能派自己人打自己人?”


“这个也简单。”


朱圭说道:“到时候我们会派过去一些同门师兄弟,假装成你们的人造反投奔西齐,不就天衣无缝了么?也不会损伤你们朝廷的名誉。


“言尽于此。


“如果你们不答应的话,那就打到底吧。


“继续打下去是什么结果,你们也应该清楚。


“要不要答应,快点做决定吧。”


“……”


严良断断续续地喘着气。


他把目光投向万寿宫的深处,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咚——”


直到一道清脆的编钟声响起。


这一声钟响。


决定了前线十五万将士,包括那位白袍的命运!


赐死白袍!


连同十五万将士!


严良闭上眼睛:


“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