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慕容复只想复国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章 软硬兼施收西夏,慕容复-李清露体系!(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产出来的东西,光是赚一個科技差价,就能把钱都给挣回来。


现在这《明夏友好通商条约》对西夏有利,等大明经济发展起来,这条约,实际上就是完全的经济殖民。


然后,再让李清露在西夏推行汉化,废黜西夏文字。


还有西进运动在给党项人准备着,党项人被控制后,不出血税为慕容复打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等慕容复和李清露的儿子去西夏就藩的时候,这地方,也就彻底无法独立了。


然后,给汉人以极大优待,允许党项人改成汉族。


那么五十年后,除了一些遗老遗少缅怀,这世间将再无党项人,只有汉人。


不过眼下,这两份条约却让党项中小贵族们十分满意。


《明夏互不侵犯条约》,保证了他们的军事安全,让他们不用担心被强势的大明朝打穿。


《明夏友好通商条约》,保证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这梦寐以求的商业利益到手,他们舍弃环庆路完全不心疼。


与其在环庆路和汉人打治安战,不如回西夏当中间商,狠狠赚丝绸之路的差价。


慕容复和李清露是夫妻关系,这就是条约最有利的保障,毕竟将来继承大白高国的,就是慕容复的子嗣,慕容复也是大白高国的半个主子啊!


为了捍卫这条约带来的经济利益,党项中小贵族们,从此便是慕容复-李清露体系的最坚定支持者,这两份条约确立之日,便是慕容氏在西夏铁桶江山建立之时。


李元昊真正的子孙,将再无任何机会。


此刻,慕容复令人抬来大量美酒,赏赐明夏两军。


他一手拉着西夏女皇李清露的玉手,一手高举金樽,笑道:“如今明夏已经是夫妻之国,从此夫妻一体,大家一起发财,一起和睦相处,守望互助。昔日,这片土地有太多的战争,如今,和平的局面终于到来!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武运昌隆,健康常胜!干杯!”


说罢,慕容复将美酒一饮而尽,整个人意气风发。


两军将士纷纷举杯,向慕容复和李清露致敬:


“恭祝燕王殿下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祝皇上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西军将领们的表情尤为复杂,困扰了大宋三代人,历时六十年的宋夏战争,居然就被慕容复这么轻描淡写,以一种近乎儿戏的方式给解决了。


但仔细思来,慕容复做到这一切,却也具备了许多宋朝所无法具备的客观条件。


首先是西夏太后李秋水的鼎力支持,如此程度的内外勾结,宋朝皇帝怎么可能做到呢?


然后,就是西夏驸马的身份,使得慕容复在西夏人眼里,不完全是一个外人。


还有,就是可以飞天的本领。


慕容复带着李清露飞天的这一幕,就是逍遥子也做不到。


毕竟逍遥子没有深蓝,没有办法像慕容复那么补充内力。


这飞天的一幕,不知道折服了多少人,让慕容复被明夏两国同时神话了,这才是慕容复的支持份量如此重的原因。


天子,天子!


难道能飞天的,不是真正的天子吗?!


而新生的大明朝,昨日直接击溃西夏大军,俘虏了西夏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如此军威,也展现出明朝的铁拳,让西夏人畏惧战争,觉得自己肯定打不赢。


这么多条件综合在一起,才让明夏成为夫妻之国,彻底解决了西北的问题。


“我们还有用武之地吗?”人群中,刘法落寞的说。


种师道说道:“刘兄,我们当然还有用武之地,大明朝变相的吞并了西夏,却不会止步于西夏。当今世上,还有大辽。以燕王殿下之雄心,怎能允许新朝继承澶渊之盟?那自然会北伐!”


“燕云十六州,到了收回中国的时候了!北伐之时,我们还能出力!”


种师中道:“新朝新气象,燕王殿下是神人降世,必使日月永耀,山河永固啊!”


对于慕容复,西军将领彻底是心服口服,打心眼里接受了大明朝的统治。


宋朝,过去是在物质层面死去。


如今,却是在人心之中,渐渐死去。


夜晚。


被软禁在明军大营之中的西夏皇帝李乾顺,已经得知他已经死亡,他女儿李清露继位的事情。


他一下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慕容复这个赘婿,弑主了,篡夺了他李氏的基业。


他有何面目去见西夏历代先帝啊?


李乾顺忍不住嚎啕大哭。


正哭着,慕容复,李秋水,李清露三人组,来到营帐之中,看望李乾顺。


“岳父何以如此悲痛?”慕容复道,“莫非饭菜不合胃口?”


李乾顺却幽怨的看着李秋水,道:“母后,是你出卖了我,你不仅卖了我,还卖了整个大夏国。你对得起父皇吗?”


“当然对得起。”李秋水却丝毫不亏心,“我是救了你!现在,让你的替身替伱死,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不然,你以为我全力帮你,我们一家能挡住慕容复吗?”


“你知道慕容复是何等武功?我和师姐,是真气不散就不会老,他是真气不枯竭,就永远无敌!”


“如果真的撕破脸,那对于你,对于整个大夏国,都是尸山血海,白骨如山啊!”


“能让西夏和大明成为夫妻之国,让西夏缓缓并入大明,已经是极大的体面了。你以为,你那二十万大军,能保住你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