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医?(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最后一个了。”


冯彩云仔细的看了一遍自己在本子上记录的名字,确定都划完了后抬起头说到。


“我们肯定还有遗漏。”


周建文有些不死心的转头看向身侧的女下属:“彩云你也再好好想想,那个上线肯定跟那座小院有某种联系。


只是这种联系可能非常不起眼,所以我们都忽略了。”


“周队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冯彩云赞同的点了下头:“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把该查的基本都查完了。


刘家权,他的老同学,那座院子附近的街坊邻居。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咱们六个人碰头,平妹还有另外一组的小云她们不是都说了么,实在是找不到继续查下去的线索了,总不能反过头再重新调查一遍吧。”


调查这边,周建文总共带了五个下属,其中有三位都是女同志,分成了三组,分别从三个方向展开调查。


昨天老许给全处放假他们六个人都没休息。


“好吧,我记得领导还是谁不是说过,排除也是一种收获,咱们这也算是收获吧。


得,回处里,我去跟领导申请咱们六个人明天都休一天假。”


一边说着,周建文就打着了车,调头朝单位方向开去。


听到明天能休假,冯彩云脸上露出了笑容,可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周队,才申请一天假啊,就不能多休两天吗?”


“呵呵,冯彩云同志,别太贪心,能休一天都不错了,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祈求别有什么紧急任务。”


“好吧我闭嘴!周队你也别诅咒了,赶紧呸呸呸。”


“哈哈……呸呸呸,随风去。”


听到紧急任务四个字,冯彩云急忙抬手捏住自己的嘴巴。


干他们这行的,经常都是好的不灵坏的灵,有时候由不得人不迷信。


……


一处


从外边回来后李言诚就坐到处办副主任厉志光的办公室。


看着坐到他对面的这个年轻人,厉副主任有些感慨的笑笑。


“你小子厉害啊,不到一年都升到科长了,还是委里任命的专家,啧啧……这再给你些时间,都不知道你能飞到哪儿去。”


“厉主任您可别笑话我啦,您要再说下去,我以后都不好意思到您这儿来坐。”李言诚连忙摆了摆手。


在这些老前辈面前他可不敢托大,更何况这位厉副主任可是局里为数不多活着获得荣誉称号的英雄。


正儿八经是那种奖章多的都没地儿戴的主。


在他面前,别说李言诚了,老许、苏孝同都算是萌新。


之前说过,全局目前享受副局级待遇,并且还在上班的有三个人,最后那个就是这位厉副主任,他也是唯一一位非局班子成员。


本来上边的意思是他腿不好,安排他退休回家静养,或者去局里还是总部,干一个养老职位。


厉副主任不同意,他觉得自己还能干,这么早就退休或者干养老职位是浪费资源。


他从四九年年初跟随部队进入京市就一直在一处工作,对一处有独特的感情,情愿呆在这里打杂,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


领导一看没办法,干脆就给了他个办公室副主任,也没安排具体分管工作,就当是让他在这里休养了。


他明白领导的意思,也知道自己的腿不好,如果非要讨个什么工作说不定会耽误事儿,所以日常就是给处里打打杂,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听到李言诚的话,厉副主任笑呵呵的摇摇头:“我可没笑话你的意思,你那个本事独一份,别人想抢你的饭碗都抢不走。


你以后只要踏踏实实的干就行。”


“谢谢您的指点。”李言诚笑着应到。


说完后,他就偏过头看向厉副主任的右腿:“怎么样厉主任,这段时间右腿伤口还疼过没?”


提起自己缺失的右腿,厉副主任眉毛仿佛都在跳舞,他抬手在仅剩的大腿那里拍了拍。


“哈哈,你小子的医术硬是要得,自从年前你给扎过那次针后,这半年伤口那里没疼过,也没痒过,我媳妇儿一直都说让我把你请到家里吃顿便饭,好好谢谢你呢。”


“嗐,厉主任您这么客气干嘛,本职工作而已。”


本职工作?


听到这里厉副主任微微一怔,愣了一下后才反应过来,刚才领导们宣读文件的时候,可没说免去李言诚卫生室主任这个身份。


也就是说,他现在还是身兼二职。


“不一样不一样,你是不知道,这腿都不知道折磨我多长时间了,京里能找的大夫都找过,为此我还生出过寻短见的想法呢。


你把我伤口上疼和痒的毛病治好,这是就帮了我大忙,请你吃顿饭还是有必要的。


怎么样,你定个时间,去我家尝尝你嫂子做的饭,不是我吹牛,你嫂子做饭的水平一点也不比咱们食堂老崔的水平差。”


人家把话都说这份上了,李言诚只能是应下来,不过时间待定。


“对了言诚,说到医术我倒是想起来,咱们市中医医院的贺义东副院长不知道你认识不?”


“呃……厉主任,要说中医大夫,我除了城东第一医院的那几位之外,其他的一个都不认识。”


“嘿,不是说中医大夫都互相经常交流探讨的吗?”


“那就不清楚了。”


李言诚摇摇头继续说道:“我在卫生系统的登记备案是西医,人家中医大夫根本就不搭理我。


厉主任,您提那位贺副院长是有什么事儿吗?”


“哦,是这样的,我这伤口以前一直都是找贺副院长看的,他给开的药喝着还能好点,停了不行。


而且因为喝的时间长了可能是有那叫什么来着……”


“您是说抗药性,就是喝一种药时间长了效果没有以前好,要么需要加大药量,要么就得换药方。”


“对对对,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贺副院长一直都在琢磨我这个伤口的问题,针灸他也给我做过,效果不太好。


自从你给我扎了两次针后,我这不是已经没事儿了么,就没再去过他那里。


没想到人家前段时间主动到家里找我去了。


听我说只扎了两次针,连药都不用喝就已经半年没再疼痒过,大感意外,就想见一下治好我这伤口的大夫聊聊。


我没跟他说是谁治好的,就想先跟你说一声,看你愿意见不?”


“算了吧!”


一听是为这事儿,李言诚急忙摆了下手。


“厉主任,您可甭跟他说我,我并不是中医大夫,对和他们交流也没什么兴趣。”


中医都讲究一个传承,他又没传承,还是个西医大夫。


到时候见了那些中医大拿,平白被人家看轻一头,他何苦来哉。


而且就他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以后估计也不可能再回医院,去端职业医生这碗饭了。


不过……


说到这里了他倒是又想到了自己传承来的那套针经。


在港岛地下室躲藏的那几天,他和那位冯显荣组长探讨过一些中医方面的知识。


他见冯组长对他的特殊审讯方法特别感兴趣,也没藏私,就一股脑的教给了他。


冯显荣学中医都快四十年了,按理说学起来应该很快才对,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他连通过切脉来确定应该刺哪几个穴位都做不到。


这时候李言诚才意识到,他传承的这套针经似乎有点问题。


他就又给冯显荣教了几个从针经上学来的特别实用的小技巧。


比如说通过针刺穴位让一个人有那么一半秒钟的动作定格,他上次对付封连顺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再比如通过针刺迅速使人昏迷或清醒等等。


果然,凡是牵扯到要找寻穴位的小技巧冯显荣都学不会,只有一小部分针刺固定穴位的治病方法他能学会。


可针刺固定穴位的治病方法其实民间一直都有流传,只不过就是针法有所不同而已。


像李言诚传承的针经,真正精妙之处就跟汤剂一样,一人一针,同样的病针刺的穴位都不同,你连需要刺哪个穴位都找不到,那还怎么学。


这也是他不想跟中医界那些人交流的一个原因,省的别人说他敝帚自珍。


虽然那些人就算教徒弟可能都会藏一手,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过去的珍贵药方失传了,可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谁还不会了。


他完全没兴趣去捧别人的臭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