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仙武归来的长生者!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枪与人(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宴会后。


余国泰父子找余晓谈话。


老族长道:“为乡亲减免田租是大善举,只是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毕竟小河镇还有数位地主老爷,他们的地也是附近村民在耕种……”


这就好比卖烧饼。


都卖两块一个卖得好好地。


突然跳出一个搅局者,非要卖一块钱一个,甚至免费白送不要钱,这不是捣乱吗?那些个地主只怕不会坐视不管!


“老族长不必担心,我既然会这么做,自然想过了后果与影响。”


几个乡下土财主都不敢对付。


今后还怎么与各方大鳄、军阀,甚至大景朝廷乃至西方列强打交道?


就算要苟一点。


也没必要苟到这种程度。


太畏手畏脚还怎么建立声望?


老族长见余晓并非一时冲动也就放心了。


“阿晓,虽然地主老爷不好对付,但我们余家人也不是吃素的!”


余青海说:“你帮了大家这么多,谁要是敢跟你过不去,乡亲们首先就不会放过他!”


“多谢堂叔,对了堂叔,前几天说的几件事办得怎么样了?”


余青海赶紧说:“县里买枪的路子都已经打听过,只是虽然买枪并不难,但价格上实在是不便宜,我觉得不如派人去一趟羊城,从鬼佬手里直接拿货。”


广越省一带。


凭“自由港口”的便利。


各种商品的走私交易非常猖獗。


现在首府羊城遍地贸易公司以及洋行,都或多或少兼营走私生意,有些更是干脆以此为主营,而军火无疑是走私商的重中之重。


每天都有大量的军火,从澳城、港城转口进入内地,只要肯花钱别说洋枪,就算是大炮都可以给你搞到。


也正因如此。


广越省盗匪极其猖獗。


余晓在做调研时,光是从《岭东日报》一个月的报纸内,就看到54篇关于本地盗匪的报道,涉及八个县,平均每天1.7篇。


梅县附近就有一个叫“石虎寨”的土匪势力。


据说盘踞数年之久。


两广总督向朝廷的报告中曾写道:“粤省盗匪无一案非纠伙,无一盗不持械,所持之械无非洋枪洋炮……”


可见军火泛滥成灾。


这也是为什么要尽快武装自己的原因。


至于是否去羊城?余晓经过权衡暂时选择放弃。


诚然,这可以买到品类更多、价格更便宜的军火,毕竟那些鬼佬和买办才是一手批发商,而梅县这些渠道都是经销商或二道贩子。


可有两个风险。


首先,是运输风险。


梅县到羊城有七百里之远。


一旦消息走漏盗匪肯定蜂拥而至。


朝廷尽管已是王朝末年、腐朽不堪,可终究还没有彻底崩溃。


大景律例不禁民间持枪,却严禁贩卖尤其是走私枪支,此番大量购买并运输,一旦被查处后果难料,万一被扣个意图谋反的帽子可就麻烦了。


其次,是地方风险。


此类生意涉及的利益太多了。


本地这些渠道尽管只是二道贩子,但基本上都是一些帮派、地头蛇、甚至官衙,绕过他们直接从省城进货会触犯他们的利益。


余晓不怕得罪一两个乡下小地主。


可没有足够实力和底气之前。


最好不要与硬茬起冲突。


这厉害关系、主次矛盾必须分清楚,该莽的时候莽过去不必畏手畏脚,该苟的时候也要苟得住,如此才能猥琐发育安全的成长。


当天。


余青海牵线搭桥之下。


与几个帮派以及商号负责人见了面。


最终分批采购累计15支毛瑟军用手枪,8支毛瑟M98步枪,这两种都是当世最先进的进口货,目前产量都不太高,能买到已经非常不错。


前者是自动手枪,又被称为驳壳枪、盒子炮,火力和威力不俗。


后者相当于更优化的汉阳造,弹仓容量为5发,有效射程超过800米,有非常出色的精度、射程和杀伤力,相信会在未来五十年成为战场主流。


15支驳壳枪,6000发子弹,总共花费1050银元。


平均每支枪加400发子弹70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