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马莲开花二十一(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夏天学钢琴一蹴而就的消息还没有消散呢,就又被一个唱歌的姨姨发现了唱歌的天赋。


在唱歌方面,夏天的天赋仿佛更加的出众!


首先就是音感问题,跟乐器也有关,就是他支棱耳朵这么一听,就能准确分辨出音节变化,非常敏锐。


这也是他学乐器非常快的原因——绝对音准,不需要基准音就可以分辨一个声音的具体音高。


再就是嗓音问题。


那天下午,夏天来蹭食堂,闲着没事就哼了首耳熟能详的歌《东方红》。


一下子就把路过的姨姨姐姐们的耳朵给抓住了,嗓音极佳!


一般来说,小孩子的嗓子都会很好,有一些小孩的嗓子简直可以称为天籁。


但夏天的嗓子也太好了,因为他唱的是高音女嗓!


这首歌本来就高,更别说用女嗓来唱了!


那声音就不像是夏天这个半大小子的嗓子里能发出来的。


只不过这方面大家也只是惊奇,因为孩子长大都有一个变声期,无数小时候的好苗子,一变声就倒嗓了。


以至于在西方教会唱诗班那些孩子,早期可是有阉割的,所谓的阉伶!


而在乐器方面,夏天已经能够上手三四种了。


加上唱歌,不少人都劝夏妈韩洛梅:小天这么有天赋,要好好培养啊!


能看人弹钢琴几遍,就复刻弹奏。学习一种乐器几天就能上手,这天赋简直都溢出来了!


加上这好嗓子,团里还真想要培养夏天的。


然而夏天一天到晚不着家,都抓不着人的。


只有兴趣来了才去团里蹭饭、蹭乐器,看漂亮姨姨们跳舞,哪里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啊!


夏妈韩洛梅就放弃了这个想法:“看他喜欢吧。我不勉强他。他能平安长大我就满足了。”


“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事实上,前前后后大概有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


如后来出现的钢琴伴唱《红灯记》、京剧《白毛女》、《龙江颂》、《平原作战》、《杜鹃山》、《红色娘子军》、舞剧《红嫂》等。


72年前后,更是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歌舞,当年那是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什么歌舞《草原女民兵》——表现了不爱红妆爱武装的蒙省女民兵英姿飒爽的形象。


什么女声独唱格命现代京剧《海港》,什么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之类的。


……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


夏天大春两人站在队伍最后面,跟着讲台上的领操员比划。


夏天做的懒洋洋的,不愿意用劲儿。


大春则是用力过度,动作像是懒熊上树。


这第五套广播体操是71年9月1日正式颁布的。


据说有一次,燕京厂桥小学有一名小学生,因为做广播体操姿态标准优美,所以被选为全校的领操员,还上了当时相当稀罕的新闻纪录片。


正是因为这次露脸,让什刹海体校的老师发现了这个很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他被选拔进了什刹海体校,专门练习武术。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武术冠军……后来更是成为了功夫皇帝。


一到下课的时候,整个学校操场都是浅蓝、军绿和草黄色的小人。


这年头的服色很单调:黄、绿、蓝的“青一色”。


建国后,由于人口众多,耕地有限,在“以粮为纲”的基本国策下,棉花的种植必然要让位于粮食生产。


为了解决棉花少纺织品供应不足,从54年起我国开始发放布票,实行计划定量供应。


各种布料、成衣、床上用品以及各类纺织品,都要凭布票购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