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第一代网络红人(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上下雨,晚上放晴。


似乎映射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沈浪坐在出租车上,望着车窗外城市的灯红酒绿。


风静静的吹着,生命中的有些东西是在一瞬间感觉到的。


思绪回到现实,【歌曲《天使的翅膀》+秦佳佳事件】定会让他火上一把。


如何接住这波热度,是眼下要考虑的。


为此,沈浪制定了一个计划。


继续通过他们节目发布新歌,继续提升知名度。


然后就是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了,赚下第一桶金。


这个的难点是制作、宣传和发行。


制作,就是修音、合成、母带整理这些。


宣传,顾名思义,打广告。


发行,是三者中最难的。


2000年,华夏迎来了计算机普及的第三次高潮,个人电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计算机知识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


但全国上网计算机数仅为89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占1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为751万台。


也就意味着歌曲不能走网络发行。


那么,剩下的就是实体发行这一条路了。


实体发行又分为黑胶、磁带和CD。


首先,黑胶自然是最酷的。


而酷的代价就是——烧钱,通常成本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最小量约为200~300张,每一张成本在几十块左右,生产周期在2到3个月。


其次,磁带也是挺酷的。


虽然没有黑胶的逼格高,但是成本大大降低了,大概在几块左右一盘,起做量可以低至100盘,生产周期在1周到2周。


最后,光盘是三者中最具科技感的,却又是最没有档次感的。


没档次不要紧,它现在已成为主要的音乐实体介质,国内加工厂众多,成本可控制在几块左右一张,具体情况视数量和工厂的情况而定,不过大多数工厂的起做量都是1000张起步,生产周期在2周到3周。


沈浪的选择是当下主流的【磁带+光盘】两种一起。


燕京本地就有加工厂,而且有不少接录歌一条龙的录音棚,专辑的制作花钱就能搞定。


至于宣传和发行,这俩其实是绑定的。


最好的选择是与唱片合作,因为他们在推广和铺货上有自己的渠道。


可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想别人跟你合作,要么签进人家公司去,要么花大钱请人家做。


“又绕回来了。”


“小伙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可没绕路啊!”


“师傅,我没说您,我是自言自语。”


沈浪大囧。


他说的绕回来,是指一切又到了“钱”上。


当真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


——————


周一、周二两天休息日,沈浪没有闲在地下室。


而是去几家磁带厂、光盘厂探了下路。


跟他了解的大差不差。


也聊了一个不错的单价。


这些正规有资质的小厂,近几年并不好过。


华夏的音像市场有100~200亿的消费需求,而去年全国音像业发行总额仅为15.33亿。


剩下的市场,被盗版占了去。


甚至盗版也成立了品牌,并开始了悄无声息的品牌大战。


有的盗版品牌为了解决被仿冒,更是出了防伪标,可笑不可笑。


沈浪下午回去时,买了十几份报纸。


新闻的、娱乐的全有。


目的是看看那天晚上的事件有没报道。


——【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31.90美元每桶,短短18个月涨幅达3倍之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