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电台之星(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的,沈浪成功转正了。


仍是担任伍洲同的助理。


工资也涨到了1800。


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371,月平均工资为780.9。


这个月薪很高了。


但想要发专辑,这点涨幅杯水车薪。


还得另想他法。


就在沈浪对此一筹莫展之际,有唱片公司自己找上门来了。


在这个音乐人才井喷的年代,却倒闭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公司。


因为千禧年带来的是灰头土脸的大变动,不景气的魔咒笼罩整个唱片业,市场萎缩的程度,比起股票面值跌掉一半的惨况,是不遑多让。


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都是体量比较大的那些唱片公司了。


宝岛省有滚石、华纳、环球、索尼、福茂五雄争锋,打得不可开交。


香江有宝丽金、华星、华纳三足鼎立,粤语流行文化走上巅峰时刻。


至于内地,大多还是依附于港台,原因是,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然。


率先来找沈浪的,是宝岛省的华纳。


前身是飞碟唱片,巅峰时期占据整个华语市场30%份额。


然而在华纳收购改名后一直走下坡路,市场份额跌到了不足10%。


华纳的转折点是荪燕姿。


前几年,华纳正处于重建状态,可能也有点有病乱投医的意思,反正就是认定了荪燕姿。


经过一段时间的软磨硬泡,孙父深深地被华纳不要脸的精神给感动了,于是决定让荪燕姿完成学业后立马就签约,就这样华纳足足等了两年。


公司等一个艺人等了两年,这在娱乐圈是非常罕见的。


当年粤语天后徐晓凤被一家唱片公司看中,她的父母死活不让签约,也是让公司等两年,但是两年后公司早忘了有这么一号人了。


可见荪燕姿在华纳心中有着多么高的地位,而且正式签约仅仅两个月,华纳就为她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荪燕姿同名专辑》。


虽然这个专辑名字起的真的饱受诟病,但唱片的销量却非常喜人,单宝岛省就卖出了30万张销量。


荪燕姿可以说是一炮而红,而华纳也就此逆势止跌回升。


也不难理解华纳的做法,荪燕姿的恩师李伟松曾经带出过梁永琪,同样一头短发的荪燕姿肯定能复制梁咏琪的成功。


事实也证明了,华纳是有眼光的。


“你说他拒绝了?”


时任宝岛省华纳总裁的周剑辉,接到了负责去与沈浪商谈签约事宜的副经理的电话。


“是的。”


“什么原因?”


在周剑辉看来,给出了跟荪燕姿一样的待遇,拿下沈浪是板上钉钉的事。


一个孤儿。


在电台拿着千来块的死工资。


岂能拒绝得了这等诱惑。


但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


“他提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他创作的所有歌曲的版权归他所有。”


周剑辉皱眉。


通常,一首歌曲的版权,歌词的版权归属于词作者,曲子的版权归属于曲作者,编曲的版权归属编曲作者。


但是如果签约公司,他们会让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也就是公司将获得歌曲的版权。


因为唱片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歌曲的版权,自然要想方设法拿到。


像沈浪这种无名小卒,基本上只要签约公司,不管是哪一家公司,都是要跟歌曲版权说拜拜的,可以看做是用来置换公司的资源。


至于沈浪的想法。


他对于自己在娱乐圈闯出名堂是有信心的。


凭借穿越后强化的记忆,靠2000年后的那些经典作品,怎么都能在这个神仙打架的年代“屠神证道”。


但作为一个二十多年后来的人,见多了艺人和公司对簿公堂。


他不想混到最后要唱自己的歌曲还要去打官司。


就拿邓子棋来讲。


红之后被公司摆了一道。


不但自己创作的那些歌去唱不了,甚至连“邓子棋”这个名字也不能用。


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不过,沈浪并非打死不签约唱片公司。


只要条件谈好了,是可以的。


而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条件,就看华纳会不会接受了。


显然是不会接受。


他视版权如命,华纳又何尝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