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书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募资(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恍惚,便已是除夕。


地上太凉,林觉将扶摇的蒲团扯了过来,盘膝坐在房间中,扶摇则站在旁边把他盯着。


手中拿的则是一截木枝。


静心凝神,低头一抚,一道无形的法力便附着到了木枝上边,随手将之丢出。


扶摇本能被其吸引,立马甩头看了过去。


好在它没有冲过去捡。


便见林觉紧盯木枝,低头默念。


口中呢喃几句晦涩的咒语。


“哗……”


木枝在地上滚动了一圈。


“呜?”


狐狸立马将头一偏,盯着木枝。


林觉口中咒语一变。


木枝便往天上一冲。


随着连续几段急促晦涩的咒语,木枝又在空中左右横移,打着旋儿。


“……”


木枝终于落到了地上。


林觉也是呼了口气。


这段时间以来,他倒是没有花费太多心思在这门法术身上,毕竟还在学炼丹,不过断断续续的也将之学会了。


这门“咒御”入门倒是不难。


难的是熟练的掌握。


因为这门咒御主要是靠咒语来控制物体,中间有很多不一样的咒语,起着不同的作用,想要物体持续不断地被催动,就需要持续的念咒,而要让物体做到随自己的心意而飞行,便得对咒语十分熟练,语速也要很快,需要长久的练习。


而在林觉看来,这门法术其实有两个弊端:


一个是它不能随便操控物体,不能说在路上见到一颗石头、一根树枝或者别人腰间的一柄剑,想控制就能控制,而是需要先将之拿在手里,为它附着一道特定的法力,才能够用咒语控制它。


另一个便是它需要持续念咒。


像是之前遇到的那個秃头妖人,已经将这门法术学得很熟练了,却还是选择了躲起来操纵,若想练到可以一边与人争斗一边念咒御物的地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而且再是熟练,也得一心二用。


因此林觉在上面花的精力不多。


此时回过神来,自家养的小狐狸便站在面前,歪着脑袋把他盯着。


“?”


那双清澈的眼中满是疑惑。


林觉还以为它是惊讶于自己学会的法术或者会自行飞舞的木棍,又或者它对那截木枝感兴趣,却见它低下头,看着他屁股下面坐的蒲团,又伸出一只细长的腿搭在上面,然后继续抬头盯着自己。


顺便把头一歪。


“哦……”


林觉这才起身,将蒲团还给它。


刚好,外面传来了喊师兄的声音。


……


深山道观,灶屋中传出一种奇特的香味。


这是多种香料复合而成的味道,加上半个时辰以上的炖煮,油水激发肉香,十分勾人。


几个师兄都忍不住频频转头,朝灶屋中投去目光,只是偏偏此时走不开。


便见三师兄捏起一个船型的面团,隐隐可见里面透出的馅料,面露疑惑,左右看一眼正在捏合面皮与拿筷子挑馅的两个师兄弟,又对比了一下小师弟放在筲箕中那一颗样板,对林觉问道:


“师弟,是不是这样?”


“差得不多。”林觉一边擀着面皮一边说道,“差不多就可以了。”


“那行。”


三师兄这才将之放到筲箕上。


众人互相扭头看,互相学习参照,筲箕中的饺子倒是越来越多了,又换了个簸箕来装。


这回就连云鹤道人都被拉了过来,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包。


无论是对于林觉口中的饺子,还是包饺子这件事,他们倒是都觉得新奇,不过又对林觉十分信任,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慢慢的天色便暗了。


灶屋中充斥着跳动的火光,将烧火的小师妹的影子打在墙上,随着林觉将锅盖一掀,热气顿时升腾,被火光照成明黄色。


锅中一大锅水,飘满了饺子。


林觉用瓜瓢将之舀起。


“端出去吧。”


林觉对小师妹如是说着,自己则清理了下锅,又舀了几瓢水进去,等它慢慢被灶中的余温烧热,等会儿好用来洗碗,这才走出灶屋。


外面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


刚一出门,便见天边残留的天光,院中古松屹立,七师兄正踩着板凳提着灯笼、念几声咒语,灯笼中就亮起黄昏一样的光芒,随即挂在树上。


视线穿过大殿前方,可以直接看到饭堂,里面灯光明亮又热气升腾。


三师兄正在搬酒。


小师妹登登登的跑过来叫他。


七师兄挂完灯笼也叫他。


这清冷山上的年味儿竟也不薄。


林觉过去坐下。


桌上摆了卤的鸡鸭与猪头肉,烧的臭鳜鱼与蒸的刀板香,都切得整齐,又有刚出锅的饺子,热气升腾。米酒冲入碗里,泛起酒花,灯火摇曳,道士们脸上无一不挂着笑意,在这风雪浓重的深山之中,居然也有如此烟火气。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丰盛的年饭!”三师兄乐呵呵的道,“师父早该招个厨子当徒弟了!”


“你们以前除夕吃什么?”林觉问道。


“以前也吃这些。”三师兄说。


“白水煮的。”七师兄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