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奥德彪,我在非洲卖香蕉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木薯面糊(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卢戈内。


奥德彪、雷马纳、父亲和两个妹妹全都席地而坐。


卢戈内的茅屋是没有厨房的,所以往常吃饭的时候都会在外面烧火做饭。


此时奥德彪的面前就是一口正在冒着热气的锅,底下燃烧着柴火。


这顿晚餐又是毫无意外的木薯面糊。


没办法,布隆迪的粮食作物就是香蕉、木薯、豆类、玉米、芋头什么的,吃来吃去都是这几样捣成的糊糊。


布隆迪其实也有种水稻,政府从1953年开始就引进了水稻种植,并在因博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水稻还是没有推广开来。


后世直到2009年之后,华夏派出专业人员前往布隆迪教授种植杂交水稻,布隆迪的水稻亩产量才达到了一公顷2吨多。


之前一公顷只有0.8吨,那还是理论上的,实际产量还要折半。


因为水稻是个精细活,农民需要严格遵守播种、除草、施肥、收割等计划。


但布隆迪的农民却很少愿意去遵循这些繁琐的规律,所以即使政府再提倡,底下农民也不理睬。


他们还是更喜欢种植“淀粉之王”木薯,图的就是一个省力便捷。


只要将大块的木薯根茎丢到土里埋上,不用育苗和特意施肥,也不用担心虫害啃咬,到了秋天就能收获一大丛高高的木薯。


此时奥德彪面前锅里煮的就是木薯捶打的粉末。


母亲在白天会把晒干的木薯放入特制的凹槽,捶打成粉,过筛。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在锅里放水煮开,再加上五六勺的木薯粉,不断搅拌。


等搅拌成浆糊那样,再继续加面粉,边搅拌边加面粉,直到出锅。


可别小看木薯做法看似简单,但其中面粉和水的比例非常有考究。


水少了面糊不熟。


水多了抓到手里太黏。


一定要刚刚好才能煮成一大坨白白嫩嫩的木薯面糊团。


锅的旁边再放一碗蘸料,宽裕的人家还会煮一大碗肉汤。


揪起一小团面糊,沾点蘸料,就可以开吃了。


你别看木薯面糊看着不好看,但实际上,它吃着也不好吃。


忒酸。


但现在还有选择吗?


看着雷马纳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奥德彪也迅速调整心态加入其中。


哎,你别说。


今天这顿木薯面糊的味道还真是不错。


饿极了的奥德彪安慰着自己。


“哥哥,今天你干嘛去了,这么晚才回来,害的我们饿了好久,妈妈一定要等你回来才开饭。”


几個小面糊下肚,大家的饥饿都得到缓解,话也多了起来。


此时大妹凯莎开口了。


凯莎今年才13岁,平日最机灵了,眼睛像两颗黑曜石,闪烁着聪明和好奇的光芒。


“这是什么?玩具吗?”不等奥德彪回答,凯莎突然眼睛一亮,看见三哥旁边有个用布包裹着的东西。


这是奥德彪带回来的伊马纳雕像。


奥德彪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暂时不把拿伊马纳雕像赚钱的事情告诉父母,他怕万一父母不同意的话,会很难说服他们。


不如干脆先偷偷做几天,攒够钱就直接去买辆二八大杠,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


再反对也无效了。


顶多到时候被骂一顿,还能咋呀,都是亲儿子,到时候还能为了主神伊马纳而与儿子断绝关系吗。


所以奥德彪和雷马纳一商量,就决定这件事暂时就不告诉任何人。


而伊马纳的雕像也被奥德彪随便在路边捡了块破布包裹起来。


“不告诉你,那么好奇干嘛,吃完就一边玩去。”


奥德彪没有惯着妹妹,也没有给他解惑的意思。


右手一抓一放,便把雕像的位置从靠近大妹的那边,移到了另一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