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钢”与“铁”【求投资!求月票!求追读!】(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辛苦二位领导了!”


“麻烦您二位大老远跑这么一趟,真不好意思。”


村头,骊萍对着即将离开的两位干事,客气话一句接着一句。


“您可别这么说!”


“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这都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说到这,王干事看向略显腼腆的赵卫红,发自内心的感慨道。


“说句实在的。”


“能经我的手,把赵卫红同志送到部队,那是我的荣幸!”


王干事并不是在趁机恭维赵跃进。


他确实是这么觉得的。


无论是村头略显惊悚的初见,还是这半天相处中的默默观察。


王干事这双阅人无数的眼睛,发现了赵卫红身上许多不同寻常之处。


可要让他讲出具体“不同寻常”在哪,王干事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强行要说的话,那便是赵卫红身上,寄宿着一种“传承。”


来自赵跃进的传承。


而部队,本来就是一个讲究传承的地方。


一个新兵,是否蜕变为合格的军人,是否真正成为了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不在于体能强弱,更不在于素质高低。


而是在于他身上,到底有没有这种,在这支队伍成立之初,便代代延续至今的传承。


用地方老百姓的话来讲,这种传承,便是所谓的“兵味。”


对于赵卫红在部队的发展,王干事不敢妄自揣测。


但王干事可以肯定。


赵卫红,绝对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


“小李,东西你都拎一路了。”


“还不赶紧拿过来?”


经过王干事的提醒,一直心神不宁的“胡干事”这才想起了正事,赶忙将手中一直拎着的迷彩绿长条包,递给了赵卫红。


这玩意在部队有个专属称呼——携行包,一般是用来储存反季的军装。


新兵正式入伍的标志,便是从人武部拿到这个携行包。


其中装着新兵军旅生涯中的第一套军装。


赵跃进注视着“胡干事”的动作,略有不解。


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但也没到该领这玩意的时候啊?


见赵跃进向自己投来略带质询意味的目光,“胡干事”赶紧解释道。


“这是我们部长自掏腰包,送给您侄子的礼物!”


“他说了,能让您侄子穿着他送的军装入伍,他脸上有光!”


一听这话,赵卫红立马看向赵跃进,等待着他的答复。


虽然对手上的军装很是喜爱,巴不得立马将其穿在身上。


但赵卫红十分清楚,这是人家看在赵跃进面子上,才送的礼物。


赵跃进若是不想收,那他二话不说就得还回去。


他可不想让赵跃进难做。


而赵跃进的神情,明显有些纠结。


这要是送给他的东西,赵跃进直接就扔出去了,顺便还得骂几句娘。


可若是送给赵卫红的...


“人家大老远拿过来的,留着吧。”


“反正早晚都要领。”


“帮我谢谢你们部长。”


“诶!诶!是我们部长得谢谢您啊!”


一番寒暄过后,王干事二人再次坐上了拖拉机,渐渐远去。


“二叔...?”


“回去再说。”


到家之后,赵跃进不等赵卫红再次询问,便简明扼要的指示道。


“打开,换上。”


闻言,赵卫红立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赵建国两口子又惊又喜的注视下,打开了长条包。


映入眼帘的,是一套折叠整齐的迷彩服,外加一双解放鞋,还有放在一旁的军帽。


武装部长是个有心人。


军装的尺码,正是军中泛用性最强的“175/92/96。”


赵卫红虽有一米八一的个头,但穿在身上丝毫不显臃肿。


反而还由于格外的贴身,愈发衬出了赵卫红修长的身材,显得英气逼人。


将解放鞋连同军帽穿好,赵卫红在原地跺了跺脚,随即看向三位至亲,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怎么样,好看吗?”


赵建国“吧嗒”着烟袋,目光在赵卫红身上不断流转,只觉得越看越欢喜,根本顾不得说话。


至于骊萍,此刻已是喜极而泣,用手捂着嘴巴,才没让自己哭出声,更没法搭理赵卫红。


赵跃进的表现看起来倒还算平淡,但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赵卫红身上,而是怔怔的望着窗外,眼神飘忽,似乎陷入了回忆。


这套军装,名为“87式军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