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迎接烈阳侯(求追读)(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宋长青道:“什么道经都可以,并无特别的限制。


像是《道德经》、《黄庭经》、《阴符经》、《黄帝内经》、《南华经》、《太平经》......


至少《道德经》和《黄庭经》,基本能在所有书店和道观找到。


哪怕一直诵读一本也行。


诵读道经是为了养道气,并不一定要领悟出什么玄妙的大道理。


道气也不玄乎。


你之前说读诗经是为了沾染文气。


道气可以理解为读道经后身上产生的'文气'。


又或者,常年诵读道经之人,身上产生的与普通读书人区分开的气度,就是‘道气’。”


“听着很玄乎呀。”小羽皱眉道。


长青道:“你要修炼内息,还说什么玄乎不玄乎?”


“然后呢?怎么点灵脉?”小羽又问。


“有了道气后,找一间静室,不热不寒,无渴无饥,尽量摒弃五感的影响,在内心默念《雄龙功》内息口诀。


渐渐的,‘道气’将汇聚于一点,在经脉各处游走。


继续默念口诀不停,同时在脑海观想《雄龙功》内息法的经脉游走图。


在观想出来的内息游走图中,‘点’中‘道气’跳跃的点位。


那些点位会产生温暖的热流,热流即是最初的内息。


等热流在经脉游走一圈,回到丹田,稳定下来,内息已经入门,之后便简单了,只是持续打坐苦熬罢了。”


看到小羽脸上的茫然,宋长青问道:“我说得不够清楚吗?你还有哪里不明白?”


小羽想了想,道:“我默念口诀,就能感应到‘道气’?”


追着“道气”点图,倒是容易理解,可她得先感应到“道气”啊!


“默念口诀是‘道气’汇聚一点的条件之一,现实中,有太多因素能决定你的成败。


不过你不用急,失败了对身体没任何伤害。


只要多读道经,内心平静,多尝试,总有成功的时候。


失败无影响,成功一次,便是永远成功。”长青说道。


“宋将军,你可修炼过《玄兵真气》?《雄龙功》有没有类似的‘玄器’,能辅助领悟内息?”


先前她还觉得需要玄器辅助的内息之法很难,门槛很高。


了解《雄龙功》的练法,她才明白,玄器辅助只是物质条件苛刻,对修行者自身的要求反而非常低。


《雄龙功》不需要假借外物,对修行者本身的要求,反而更高、更苛刻。


长青摇了摇头,道:“我没修炼《玄兵真气》,事实上《雄龙功》我并没练成,


现在我和关将军一样,练的《虎魄七杀》。


不过《雄龙功》虽无‘玄器’,应该可以借助特殊丹药增加‘点灵脉’的成功率。


无论如何,多读道经,以培养‘道气’,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丹药只是辅助。


关将军至少有一点说对了,《雄龙功》脱胎自中华上邦的一门古老道家秘典。


修炼道家秘典,必须诵读道家典籍。


就像我蜀国的文举,中头魁者必然饱读诗书。


像是《虎魄七杀》、《玄兵真气》之类,反而对文化水平没什么要求,哪怕是文盲,也能修炼到大成。”


小羽惊诧道:“你竟然也修炼《虎魄七杀》?对了,你先前似乎喊‘关老爷’义父,是哪位‘关老爷’?”


长青漠然道:“羽小姐,我只负责传授你《雄龙功》!”


小羽深深看了他一眼,道:“那好,你继续说。”


......


道德与黄庭两经,的确是大路货,云来客栈都能找到好几套。


小羽抱着《道德经》读了一下午。


不求甚解的话,基本能将一万多字的道家圣典默背下来。


嗯,她发现自己这辈子的记忆和悟性远超上辈子,似乎随年岁增长还在变强。


上辈子若有这天赋,清北再也不是梦里都不敢梦到的“传说”。


前世的《道德经》她没认真看过,但记得只有五六千字。她此时拿到的《道德经》篇幅要更小些,只三千五百多字,余下的皆为“道家大佬”注解。


当晚,她便对着《雄龙功》行脉图“点灵脉”。


折腾到半夜,人都被搞毛了,一无所获。


但小羽不仅不气馁,反而坚定了决心:一定要多读道经!哪怕《雄龙功》练成,也要继续读。


如果她只想混迹人间武林,可以选择文盲都能练成的“玄器”内功。


可武林只是她心目中的新手村,未来她要修仙成仙的。


道家修仙秘典,必定比《雄龙功》艰涩难练无数倍。


今天连《雄龙功》都搞不定,修仙更是奢望。


须知天赋异禀如悟空,也在斜月三星洞听经论道、习字焚香了七年!


......


第二天五更天未到,云来客栈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虎臣与五百蜀国骑士,全身甲胄完整,排成整齐的队列,牵马来到五里外西方直道的入口。


烈阳侯下午抵达,他们大清早便赶到路口准备迎接工作。


小羽和关忠这类“闲杂人等”并没过去。


“烈阳侯终于来了,只等与烈阳侯汇合,老爷的‘灾劫’如冰片入滚汤,立即消融不见。”关忠脸上有欢喜也有紧张,“只要再坚持半日,千万别出意外,别出意外......”


(ps:新书期间,追读很重要,谢谢大家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