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怎么他就进厂了呢!(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露阳沉声道:“橡胶车间成立的最初目的,是满足厂内机械元部件的生产,供应机械组装需要。但是由于技术短板,厂里的橡胶件基本都是从橡胶厂购买的。”


“可就算是橡胶厂生产的零件,也存在‘喷霜’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技术问题,那么不仅能够实现厂内机械减震器的自给自足,不再受制于人。”


“以后还能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具有竞争力。”


王轻舟沉思片刻:“想法不错。”


“但是人家橡胶厂那么多年都没解决的事儿,你看两天书就能解决了?”


如果王轻舟没记错的话,


上次在发动机厂,陈露阳说自己看的书还是《金属学与热原理》。


就算他陈露阳是天才,也不能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天然橡胶生产技术给搞明白吧?


“厂长,光靠我肯定是不行。”


陈露阳开始说今天的重点。


“我想向厂里打申请,外出做调研,找一些橡胶工业的专家,问问他们有没有研究出最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些是我打算摆放的专家名单和单位,您过目。”


陈露阳打开本,拿出了事先记录写好的人名和单位,递给了王轻舟。


这些人员都是陈露阳按照资料整理汇总的橡胶专家姓名。


只要王轻舟同意,下一步他就挨家走访,怎么也能学到点东西回来。


起先,王轻舟还颇有兴趣的一行行看小本上的名字。


可是看着看着,王轻舟将本合上还给陈露阳,轻飘飘的来了句:


“这个事情以后再说吧……”


陈露阳:?!!!


这怎么还能以后再说呢?


老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可你活再好,兵器不行那不也是白扯?


陈露阳刚想再劝几句,结果王轻舟的电话突然响了。


看着王轻舟一副“你且回避”的目光,陈露阳只能狐疑起身走出办公室。


回到车间,陈露阳越想越觉得王轻舟的反应不对。


对于融合车间,王轻舟从来都是需要技术买技术,需要机床买机床,怎么换成自己出差找技术,就“以后再说”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陈露阳叫来了黄平涛。


在看见本上的那些人名和单位之后,黄平涛苦笑道:


“主任,这些人真都不用去见。”


陈露阳疑惑:“为什么?”


黄平涛无奈:“这里面的人徐主任都领我们去拜访过,没什么用。橡胶该喷霜还是喷霜,解决不了!”


人都不傻。


陈露阳能想到的点子,之前早就被人想过了,也做过了。


正是因为没有办法,解决不了。


所以橡胶车间才一直没有突破,限制在这。


“怪不得王厂长不同意。”


突如其来的变数,彻底打乱了陈露阳的布局。


如果连这些人都不能解决橡胶喷霜问题的话,他也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难不成还真要直接造瓷器活?”


陈露阳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


……


周末


省大的大礼堂座无虚席!


除了座位上坐满人以外,甚至就连站着的过道都挤满了前来听课的人!


这次公开讲座,省大提前几天就在校门口贴出了告示,写明了讲座的老师、授课内容和地点时间。


不仅鼓励学校里的学生来听课,更是鼓励社会上的同志来参与学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