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5章:从一开始就拒绝(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整个院子,或者说整个胡同,为了点粮食,都是闹腾的奇奇怪怪的。


这个时候,就显出家里劳动力多,以及孩子少的好处了。


像是闫埠贵家里,老大闫解成的供应量其实跟杨瑞华差不多。


也就是妇女跟十周岁以上定量是一样的。


但那个定量,并不是全部是面粉,或者说大米。


粗粮细粮的比例大概是7/3。


雨水就卡好了这个点,拿着大孩子的量。


当然,她就算不卡这个点也没事,何雨柱也不可能让她饿着。


但就是这个十周岁就让闫埠贵羡慕的不行了。


因为他家四个孩子,有三个都是按照十周岁以下的定量来分配的。


闫解成可以跟杨瑞华一样,定量二十五六斤。


而闫解放跟闫解旷,却只有二十斤。


三个小的,除了闫解娣以外,老二老三都跟老大吃的一样多,份额上却是少了一大截。


关键因为没油水,吃多少也感觉不饱。


这就是个让人相当蛋疼的事情。


生为人父,养家糊口就是闫埠贵的责任。


其实说闫埠贵多缺钱也不至于,但他就是舍不得花那个冤枉钱。


毕竟不管是去乡下,还是去鸽子市。那些地方的粮食都是比用票买要高了一截。


何雨柱都不知道闫埠贵这是第几次拦住自己了,看着消瘦的闫埠贵,何雨柱既感觉可怜,又感觉可气。


何雨柱低声道:“闫老师,你到底想怎样?


粗粮票是不可能换的,不是我不信您。这时候我花市场价跟您换细粮票,您会换给我么?您敢么?


咱们院子里都是些什么人,您又不是不知道,这种事但凡给他们发现一次。咱们两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闫埠贵面色讪讪,他也就是看着何雨柱前段时间待人温和,以为好忽悠,这才想着跟何家换一点粮票的。


跟院里熟人换,那自然要比市场价客气一点。


闫埠贵图的也就是那一点。


但他也知道,何雨柱说的很有道理。


真要被什么别有用心的人看到了,他倒霉不说,何雨柱也会跟着倒霉。


闫埠贵挥挥手笑道:“柱子,闫叔不求你这个了,闫叔就想着问问你,伱们食堂那个剩菜什么的····”


何雨柱指指自己空扁扁的布袋,却是苦笑道:“闫叔,您也不想想,我们食堂都是些什么人。


都是从乡下得了个工作岗位才进城的,也就是没文化,所以只能到食堂里做帮工。


那些人,前段时间就跟中院那家一样,让他们转户口的时候,他们不在乎。


现在都是花钱买高价粮吃呢。


一个个眼睛都绿的,我还敢跟他们抢那些剩菜?


再说,现在谁不是空着肚子把粮食留给家里,然后到厂里食堂吃饱啊。现在哪里还能空下什么?”


何雨柱这番话,有真有假。


食堂里,各个公社的人的确很多,也的确就是因为文化跟不上,所以只能在食堂帮忙。


但他们的收入跟口粮这个时候反而比城里人还要宽裕一些。


这玩意说简单一点就是,那些人的工资往公社交一部分,算是补上了空缺的义务劳动定额。


然后那些人家里的口粮田还是保留了下来。


依然可以让家里闲置的劳动力,比如说妇女跟父母,回村子去种地。


有些人家根本就没搬进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