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家鲁智深,白蛇来报恩?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不善不恶无福无禄,不啖何待?(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鲁达兄,你很不错,是个汉子!之前是在下莽撞了,对不住了!”


张兴端着碗,踱步走到鲁达身边,一阵犹豫后,终究还是略表歉意。


鲁达点头:“小事耳。”


或许是又吃饱了,张兴跃跃欲试道:“不过在下近日对击矛之术又有所得,不破不立,道理又涨几分,他日若有机会,还请鲁达兄赐教!”


这家伙,怎么脑子里缺根筋呢?


鲁达正欲多说,猛地转头,目光看向门外。


只见泥泞的山路间,雨幕中,稀稀拉拉一行身影由远及近。


走在最前面几人,个个步伐矫健,目光锐利如鹰隼,兵器不离手,还背负着长弓与箭壶。


随行的,还有辆黑布遮蔽的马车。


看模样,似乎是走南闯北的镖师。


镖头见有歇脚的驿站,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但转瞬又看见驿站外,停靠的一辆辆马车,屋内聚集着不少人影。


顿时又面露忌惮之色。


他回头,看了眼潇潇山林,终究还是一咬牙,朗声道,


“诸位,我等来自陇右都护府,奉命押送货物前往渭州城,途径贵宝地,还望准许我等进来躲躲雨。”


转运使本还在肉疼今晚煮粥耗费了多少粮草,此刻闻言,警备的抬头,看了眼大雨中这些人。


又看了眼鲁达。


鲁达面无惧色,反而爽朗大笑:“原来是陇右来的老乡,不知王赡将军当年北渡黄河攻打湟州城后,扶持的当地吐蕃政权还在否?”


“啊?吐蕃不是后面又反叛,被王赡将军夷灭九族,曝尸荒野九日了吗?”


镖头心生疑惑,试探性的回道。


哦?原来是这样么……


我离军多年,外面的世界变化这么大了……


鲁达面色不变,让人丝毫看不出底细。


“哈哈,许是洒家记错了,来,还请入内躲雨!”


片刻后,安顿好马车。


一众镖师取下斗笠,将身上雨水抖拭,又小心将脚底淤泥在阶梯上刮下,这才戒备的走进前堂。


许是从细节处,发现鲁达等人都是官府中人。


这群镖师隐隐松了口气。


毕竟如今大宋虽已有颓象,但官府残威仍在,大多数人面对官府还是抱有几分信任。


虽然有些眼馋热气腾腾的热粥,但镖头有分寸的并未开口索要。


鲁达目光扫过这些人,但最终,注意力却停留在一名身材单薄的书生上。


而张兴、转运使等不少人,也面露疑惑的看着这名书生。


这书生大约二十岁的年纪,双臂消瘦,头戴方巾,背着书笼,像是去渭州城赶考的。


活脱脱一副“上知天文,下肢无力”的病弱书生形象。


“哦,这书生唤作申福,是我们在路上遇到的。见他孤零零的可怜,便邀他同行。”


镖头看出了鲁达眼底的疑惑,主动解释道。


“原来如此,倒是个胆大的……”


鲁达点点头。


“唠叨各位了,我是群乐乡人士,由于岷山闹响马,不敢走近道,这才多绕了几日,准备去渭州城中投奔故友,潜心学问,以待明年科举!”


申福有些怯懦的看了众人一眼,轻轻地说道,


“小生我想借团篝火暖暖身子,有块栖身之所就行了!”


说着,便是对着众人作了一揖,礼数周到。


只是身体颤抖,面色苍白,一副虚不受力的模样。


之后,申福似乎为了表现自己并非闲人,几位镖师搬运东西的时候,他一直忙前忙后的帮忙。


只是他力气微薄,连个箱子都抬不动。


却还是一脸认真的帮镖头托举着镖具,跑上跑下的,力气没出多少,汗水倒长满一身。


夜宿驿站,大雨倾盆,又有镖师、文弱书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