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9章 我宁愿烂在手里,也不便宜任何人!(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票房成绩非常好。


但因为二十万美元版权的事情,被曝光。


导致海外版权被疯狂压价。


就在无数人以为魔女卖不上价的时候,好莱坞六大中的霸王华纳兄弟突然出手。


以近年来,破天荒的一千万美刀的价格买走了魔女的版权!


一千万美元!


国内已经很久没有电影在单一市场卖出那么高的价格了。


还是好莱坞!


华纳以千万美元的价格,破了海外版权的牢笼,其他片商一看,纷纷拿出诚意与光线沟通。


9月9日。


来自欧洲、亚洲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院线代表与光线当场签下1500万美金的海外发行合约。


棒子20万美元,北美1000万美元,再加上1500万美元。


总计2520万美元。


创下近年来国产电影海外发行新纪录。


燕北,某会所。


杰克马难以置信的听着手下汇报,一个赔钱赚吆喝的电影,竟然奇迹般的在海外卖出了天价版权。


华纳更是以一千万美元的天价买下北美版权。


虽然他不是很懂电影圈,但数据还是看的懂的。


尽管,近年来东大电影的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但华语片的出海之路并没有越发顺利的迹象,相反却遇到了诸多困境。


从08年开始,华语影片在各大版权交易市场上的交易难度,便开始增大,越来越多曾经能够卖出不错价格的类型,渐渐开始鲜有人问价。


这不只是华语电影的问题,还是海外市场的变化。


非好莱坞和非英语片的海外推广非常难做。


就连曾经远销日美的法国艺术片,影响力都被局限在了欧洲。


说来说去,就是资本回收渠道变窄,传统院线和DVD租聘,被流媒体冲击,再加上金融危机使得资本环境恶化。


欧洲片商更谨慎了,对小语种批片的热情越来越淡了。


只有在国际上具备一定声望的国际导演和国际明星,才能卖的出去,卖的上价。


好莱坞发行商和东大片方合作、代理华语影片。


并不是因为东大影片本身多好。


他们只是看中了其背后的东大市场,希望借助代理华语影片和东大市场、东大产业建立起联系,为之后更长远的战略合作做准备。


所以一般给的价格并不高。


而国内电影人为了能在好莱坞露脸,贱卖电影版权的比比皆是,久而久之就更卖不上价了。


华纳花一千万美元,已经超出了战略合作本身,而是真的看好魔女!


“确实挺离谱的。”蔡崇信给杰克马倒了一杯茶,笑道:“连锁反应,魔女海外受益暴涨,他们那边已经不缺钱了。”


“这都翻过来了……”杰克马哭笑一声,“这命比孙猴子还硬。”


“他们现在有钱了,天气之子又是一个好项目,我觉得应该合作,强强联合,打出我们的品牌。”蔡崇信说。


杰克马捂着嘴,陷入了长思。


天气之子的全貌,没有几个人知道。


而杰克马恰好是知情人之一。


你的名字特效镜头超过400个。


而天气之子是你的名字三倍以上,超过1200个,比龙门飞甲还多。


魔女的动作场面主要集中在后半段,大部分是实拍,后期合成。


而天气之子涉及太多的CG特效了,杰克马看到天气之子的分镜稿时,感觉李明洋都疯了。


明明就是个青春电影,非要整那么魔幻,搞那么多特效……


还要上IMAX。


渲染时长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而李明洋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从零开始搞天气之子。


正常情况下,一年都不一定搞完。


但是如果用阿里的云渲染……真的有可能搞定!


说实话,杰克马不想帮这个忙……


李明洋的魔女已经搅得内娱风声鹤唳。


要是让李明洋把天气之子搞出来,其他人真的不要再混了。


国内外电影,想成为爆款的影片大致可分为两类:以特效场景逼真出名、以故事情节吸引观众买单。


天气之子两者皆有啊!


李明洋真的是特效和剧情两手抓,国内思想最超前的导演。


别人还在搞实拍洗钱,他直接烧钱搞特效了。


甚至还搞出来几个特效插件,把阿里的工程师都看懵了。


杰克马很欣赏李明洋,但李明洋不可控,抢英煌那块地得罪了他后面的人。


搅局能力太炸裂了!


上面根本不管他。


不利于阿里布局,不利于大家发财!


杰克马打心眼里不想帮助李明洋。再加上王常田偷偷入股土豆,更是让他很生气。


“王常田和李明洋都不是省心的主,再看看吧……”杰克马端起茶盅,淡淡的说。


“依我看,入股土豆,是王常田偷偷干的,李明洋应该不知情。”


杰克马微微皱眉,面露不快。


自己的心腹老帮李明洋说话,就很烦。


“李明洋那个B站是最适合搞视频平台的,被我们警告之后,他立刻把B站从公司主体剥离,还把花束视频转向,专心做制片。”


杰克马点了点头,李明洋B站那次反应倒是挺快的。


蔡崇信笑道,“今年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机,美国债权危机加剧,土豆美股强行上市,虽然成功了,但玩法已经变了,新浪跟企鹅打的如火如荼,没有余力跟我们争土豆,百度的龚余似乎也被古永锵说退了。”


“市场上,已经没人能跟优酷争土豆的了,土豆早晚是我们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至于王常田入局,我感觉他就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李明洋做内容确实厉害。”


“但我们并不需要竞争对手。”


“李明洋如果敢下场,企鹅绝对第一个搞他。”


优酷还不是阿里的。


蔡崇信站在优酷属于阿里的立场,分析事情。


令杰克马听的非常舒服,“找个人去问问,如果是误会,就继续谈,至于云渲染,我们帮他会得罪很多人。”


蔡崇信扶了扶眼镜,笑道:“我和他交流的比较多……有一点交情,我觉得如果用的好,效果会很不错。”


“你觉得什么时候用最好。”


“对他恶意最大的从来不是我们,而是他现在待的那个圈子,上面故意在放纵他,他一旦意识到这点,明知后果很严重,也绝对会炸……到时候谁来收拾残局呢?”


“那肯定是我。”杰克马拍了拍桌子,端起茶盅喝了口茶,笑容满面的道。“这茶有点凉了,不过味道还不错,就这么办吧,这个买卖很划算!”


土豆的事情到底跟李明洋有没有关系。


蔡崇信心里也没底,但能帮的,他已经帮到头了。


很幸运,杰克马听进去了。


……


9月10号。


横店,名扬娱乐八楼,蓝绿幕摄影棚。


李明洋站在窗前,接听蔡崇信的电话,眉头皱的越来越深。


“嗯嗯,十五号竣工,十六号举行剪彩仪式,到时候蔡总和马董一定要赏光啊!”


“一定的。”


挂了电话,李明洋神情阴冷的离开了八楼。


吴志奎见状,无奈的坐到了监视器后面,举起对讲机,询问各小组的准备情况。


确定没有问题后,开拍。


剧组所有人对这一幕已经见怪不怪了。


开机以来,李明洋经常中途离开,一离开就是很久。


然后这段时间都是吴志奎负责。


至于结果嘛……


吴志奎根本做不了主,感觉就是彩排,不过摄影机都是开着的,谁也不敢不认真。


李明洋怒气冲冲的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拨通了王常田的电话。


“你是不是入股土豆网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长时间。


李明洋很想骂人,但忍住了,“光线即便摊子大,也不至于连一亿都拿不出来,原来你是去入股土豆了,你有多少?”


“5%。”


“5%?你哪来那么多钱?”


土豆市值7亿美刀呢,3千多万美元啊!


“没你想的那么贵,我接的是别人的盘,也就花了3000万美刀,还赚了几百万美刀。”


“你疯了!你这么做,会让他们以为我们搞视频平台!”


“我觉得土豆还有希望,这是最后的入场机会了!”


以后来者的角度去看。


国内各视频玩家早已从初期追逐YouTube模式,转向模仿Netflix模式:用版权价格筑起高高的竞争壁垒,在诉讼中期待对手倒下并一蹶不振。


BAT已经全面进场,用版权筑高墙呢!


你凭什么去争?


不对,王常田没那么蠢!


卧槽!


该不会王兴要下场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