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我也没要收音机呐(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江老师,你看这都中午了,要不咱们一起吃个便饭,边吃边聊?”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挑了家普通国营馆子。


就两个人,也没必要铺张浪费,往什么东来顺、萃华楼整。


点了四盘菜,爆三样、拌蜇头、豌豆黄、菠菜鸡蛋汤。


施文新悄声给江弦透露,中X电台没办法制作《棋王》。


江弦也理解,毕竟带了中X俩字,这种尺度的作品明显触碰红线。


他夹一筷子腰花,咸淡适中,越嚼越香。


“施老师,北影厂现在厂长谁啊?”


“王洋厂长。”


“还是王厂长啊。”


在北影厂,有两个人是抹不去的:一个是王洋,一个是崔嵬。


前者是地地道道的电影制片家,后者是才华横溢的大导演。


顺嘴一提,接替王洋的是胡七明,他是第三任厂长,退休后练起了q功,据说还练到了一定段位,能发功为人治病。


施文新又把北影厂那些名导点了一遍,第三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谢铁力,《英雄儿女》导演武兆体,北影厂“地下厂长”陈怀凯...


之所以敬陈怀凯为地下厂长,是因为那时几乎所有导演的片子,都会请他看样片、到剪辑室对着毛片出主意。


“江老师,咱们这个项目虽然不大,但肯定不会敷衍,厂里还是很看重《棋王》的。”


扯皮半天,俩人终于聊到重点。


北影厂这边愿意支付200元的版税。


这是江弦未曾料想到的。


要知道,几年以后,某大电视台《平凡的世界》剧组,给路遥的著作权报酬,才只有680元。


他当即点了头。


“施老师,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还希望咱们这个剧拍出来,江老师伱能多提些意见和建议。”


“没意见、没意见。”江弦热情的和她握手,“我相信北影厂的实力,再说我家也没收音机...”


施文新眉头一皱。


这是嫌版权费给低了?


“江老师,要不北影厂给你再配台牡丹牌半导体收音机?”她试探着问。


牡丹牌收音机是京城无线电厂的产品,价格不等,半导体收音机便宜的也就30块出头,差不多工人一个月工资。


施文新无奈道:“我就这点权力,你也别难为我,实在不行我回去跟领导们再商量。”


“这...”江弦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他真不是那个意思!


不过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也不好抹了人家施老师的面子不是?


“施老师,我以水代酒,预祝你们北影厂拍摄顺利!”


两人又聊几句,才相互道别。


菜没吃完,江弦打包起来拎了回去。


他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白吃顿饭,多出200块收入,还赚了北影厂一台收音机。


“这就是文学作品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呐...”


江弦忍不住感叹,并开始心痒他那未合成的作品。


与此同时,《京城文艺》也给他带来一则新的消息。


......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