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关灯
护眼
字体:
180 建筑系是后娘养的?抢学生,还抢教室跟办公楼!(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随着邮电部提供的资料到位,相关人员也即将到达,谢威又计划在很短时间内快速搞定程控交换机,自然再一次陷入到了忙碌之中。


程控交换机的技术对谢威来说不难。


难的是没有足够用于基础的人手。


找交换机的技术资料也是为了让不熟悉相关基础的人员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全国范围内,很多技术项目都是处于这种状态。


基础太差,没有相关经验。


避免不了的。


就连直接负责项目的路广亮,对于程控交换机项目相关技术都不是很熟悉,毕竟他的方向是无线电。


“256门程控交换机?会不会落后了一些?60年国内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就已经开通使用了……”


在谢威把项目计划书拿出来后,看到上面居然只是256门的程控交换机,不解地问道。


HZ80芯片的性能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强,搞256门的交换机,实在有些浪费。


“数量是少一些,咱们目前要基础没基础,要经验没经验,更没人……”


谢威平静地解释着。


“还有,咱们研发的程控交换机容量虽然小,不过却采用模块化设计,只要研发成功,就能直接通过平滑扩容的能力来扩容。您先看看项目计划书……”


256门的容量,对于国际上发展了上百年技术的通讯巨头来说很小。


以目前的技术基础,要整合硬件电子设备跟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并且实现“多网并存、互联互通、平滑过渡”等功能,对几乎没有基础的研发团队来说,难度就不小了。


谢威只能通过项目带着没有技术基础的研发人员尽快熟悉相关技术。


目前时代,难以找到熟悉通讯网络结构、信令基础知识、计算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跟呼叫处理的基本过程等众多跨领域知识的技术人员。


“多网并存,互联互通?这意思是咱们研发的程控交换机,要兼容人工、步进制以及纵横制这些系统的通讯?”


“嗯。其他的交换机,不可能直接就淘汰,要不然我们研发成功也没有意义。”


谢威点头。


他并没有说程控交换机还需要增加网络通讯功能。


目前计算机系连微型计算机都没有研究出来,研究联网技术目前自然也就没有太大意义,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联网,在目前阶段来说同样太早了。


至少,目前只需要解决有线电话不通形制的网络联通,理念就已经非常超前了。


“这样的项目,难度将会非常大,涉及的不仅仅是电话通讯,还有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工程等……”


过了好一阵,路广亮粗略看完谢威提供的计划方案,脸上神色变得严肃。


原本他以为不会涉及太多其他专业领域的技术。


“我无法胜任项目负责人。谢威啊,还是你来吧。”


路广亮不是谦虚,而是对里面的技术绝大部分都不熟悉。


他是搞无线电的。


“我不太合适。”


谢威摇头。


程控交换机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在这年头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学习的领域,全国众多大学的通讯专业,大部分都是学习无线电相关知识。


电子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


其他学校如何谢威不清楚,反正在他那个年代属于强势的王牌专业,现在的哈工大没有。


“怎么就不合适了?只有你最了解,最熟悉,跟电子工程以及计算机等专业的师生也熟悉,不要用你学生身份或是年龄来说事儿!”


李瑞板着脸数落着谢威。


路广亮在看到谢威的计划书中所要求的专业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无奈之下,只能找到校长李瑞,提出让谢威负责主持项目。


“这还真不是我推卸责任,平时您也知道,我这各个项目跑,有时候还得学习……”


项目涉及到的技术太超前。


谢威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少废话!你不就是觉得自己年轻,担心别人有意见嘛!学校里谁都没意见,学校外的人有意见,能影响你什么?”


李瑞一点情面都不给谢威留。


在他看来,平时精明无比的谢威,总是在一些并不需要在意的地方来纠结。


“你有能力,就展现出你的能力!咱们国家缺人,谁还在意什么资历不资历?再说了,这是校企办投资的项目,你是校企办顾问……”


李瑞黑着脸,原本的数落变成了训斥。


谢威比任何人都适合担任程控交换机项目的负责人。


“就是,现在都改革开放了,上面也说了,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下。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你让一个不了解项目的所需的人来负责,不仅影响项目进度,甚至可能会……”


见谢威在李瑞的训斥下还不松口,怕谢威又推给自己。


但凡知道怎么搞这程控交换机,他就不会把机会让给谢威。


大项目!


绝对的大项目。


但凡搞出来,以后不说靠着这个成为学部委员,至少在全国通讯领域也能横着走了。


“谢威,这事情学校里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邮电大学那边支援过来的人,也不可能是他们最骨干的……”


一直没说话的梁红斌也开口了。


“明年,实验班的部分优秀同学,将会由学校支持,开展自己的课题;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将会成为助教,以此弥补学校师资不足。”


李瑞担心只是让谢威一个人当讲师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就琢磨着从实验班筛选人员担任部分基础课程的助教。


好的,得留校。


给部里培养更多人才。


实验班嘛,没有先例,一切都是探索……


“学校缺人到了这样的程度?”


谢威不解。


在他的那个年代,大三大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担任助教,属于比较常见的,所以不觉得意外。


只是没想到学校上千名教职员工,教学的师资会这么少。


“到处都缺人呢!再说学校对科研的需求更大……基础的知识传授,让助教去,教授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李瑞解释着。


梁红斌满是鄙视的目光看着李瑞:老家伙这理由说得好像是真的一样!倒也难为他找出如此充足的理由。


“既然这样,我就先试试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