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关灯
护眼
字体:
182 蝴蝶让哈工大管理学院要撤销?NO!(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哥,这事情你得换个角度看。看起来给银行利息很吃亏,如果没有银行贷款,技术无法更早投入市场,这会产生什么后果?目前的卫生巾、日化产品就是最明显的……”


按照谢威的记忆,卫生巾、日化产品这些还有好几年才会进入大陆市场。


随着国内产品的上市,国际供应商几乎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涌入进来了。


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蕴藏的购买潜力,是任何国际巨头都无法忽视的。


大陆没外汇进口?


可大陆需要外汇投资吧。


对于国际巨头来说,投资几百万刀跟政府成立合资工厂,连技术工人、建设成本什么的都不需要过多考虑。


换来的是庞大的市场!


王征作为校企办的负责人,对这些问题更了解。


“目前咱们的发展趋势很好,投入技术研发没问题。可修楼……”


王征在意的不是技术研发投入经费不足时候贷款。


修楼!


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借党校的教室跟办公室又不影响校企办工作。


唉~


看着王征,谢威叹了口气。


“知道为什么在外国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后,找上门来合作的工厂宁愿接受国外更苛刻的条件也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吗?”


王征被谢威的问题问懵了。


相互之间有关系?


“谁都知道国内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学校研发出来的产品跟国外差不多,甚至比国外同行的更好!”


谢威脸上变得严肃,“校企办连个稳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不管怎么解释,寻求合作的单位领导,会认为我们有实力?”


王征哑口无言。


即使早就知道自己比不上谢威太多,对谢威也是服服帖帖,此刻王征却觉得以前自己还是高看自己了。


自己总是想不到这些问题。


“王哥,之前我就给你说过,校企办主要是做生意,做生意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跟我们合作的单位负责人的心里所想。别人看到咱们自己都过得差,跟我们合作还能有好?这个,您回去想想吧。正好,建筑系准备自己承接一些设计业务,校企办的第一栋综合办公楼,就交给他们设计吧。”


口里让王征回去想想,谢威却直接吩咐王征如何去干了。


对他来说,王征如果想不明白这事情,校企办负责人还得换人。


他不可能把精力放到校企办上面。


刚改革开放的市场,开拓起来不要太容易!


啥都自己去抓,不放权,非得如同丞相那样累死不可。


“好吧。”


王征知道这事无法改变,虽然还是希望谢威能改变想法,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唉!这年头,没合适的人可用,太要命了。”


看着王征离开时依然想说什么,以及有些不甘心的离开,谢威长叹了一口气。


无人可用。


原本目前阶段是最容易培养人的时代。


所有行业都在野蛮发展,市场竞争几乎不存在,只要业务人员脸皮厚一些,不怕被拒绝,很容易就获得订单。


通过市场获得信心后,再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一层层地锻炼,才能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


进入九十年代,国内就面临外国品牌大举进入,那时候,大量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外国同类型品牌的竞争下倒下,这也就形成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大的下岗潮。


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中国制造崛起,那时候消费者也开始不再迷信国外的东西一定比国内好。


国内企业好日子来了?


不!


外国企业竞争不过,市场上,都是国内同行卷同行……


一些机械加工厂,甚至以成本价接订单,加工过程产生的铁屑就是工厂的利润……


国内内卷不在谢威的考虑范畴,高精尖端的技术跟设备,永远只比技术先进程度。


他需要校企办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能在这十多年内成长起来,不仅要应对涌入国内的外资,还需要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巨头们竞争。


目前王征都这样,谢威能放心么?


哈工大本就是理工科院校,目前并没有市场跟管理相关专业。


连建筑系都想从学校踢出去的李校长,更不会想着学校建设管理跟市场专业。


在他看来,国防科技,不需要这些。


学校没有,就只能琢磨从其他学校或单位搞人了,在全国都缺人的时代,要想弄一批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太难了。


惆怅的谢威点上了一支烟,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思索着是不是想办法说服李老头建设学校管理相关专业的招生。


“唉,都是我这只蝴蝶煽动了翅膀,要不然学校也不会如此!”


一支烟抽烟,谢威有一次揉了揉发胀的脑袋。


他那个世界,在40年代哈工大就有了铁路管理、工程经济、东方经济等专业;55年成立了“工程经济系”,这也是国内高等工科院校中第一个建立工程经济方面的科系。


78年,工程经济系更名为管理工程系。


84年哈工大工程经济系升级为管理学院,这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四所管理学院之一,86年更是获得了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委授予权……


因为谢威的出现,管理系在学校没有存在感。


如果不改变李瑞跟学校领导们的想法,学校的管理专业怕是要黄。


79级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全部被学校划拨到了各种理工科专业。


“谢威,你放心,学校很快就会给你们项目上把问题解决了……”


见到谢威上门,李瑞顿时就以为是谢威为了项目所需的场所而来。


心中再次暗骂了孙绍东一番。


“校长,孙主任同意先挪部分办公用具给我们,白主任跟王主任又帮忙把校企办的部分办公用具搬过去了……”


谢威的回答,表明他不是为了项目所需场所而来。


“哦?”


李瑞一脸意外,“孙绍东这么好说话?”


面对李瑞的问题,谢威只是笑笑,并没接话,自顾自地走到李瑞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谢班长,喝茶。”


为了腾地方,办公桌被安排到李瑞办公室门口的袁振越在谢威进来的第一时间就起身泡茶,把泡好的茶放到谢威面前,径直退出了办公室。


“你小子什么时候转性了?有事就直说,我事情一大堆呢!”


看着谢威坐在那里默默地装着喝茶,李瑞有些不耐烦。


哪怕是跟自己吵架吵得口干,谢威也没喝过自己办公室的茶水。


这会儿却端着杯子,小心地吹着上面的浮沫。


李校长内心有些慌。


“校长,程控交换机项目需要几名管理人员。”


谢威想了好一阵措辞,为了保险起见,直接用程控交换机项目作为切入点。


李瑞眉头皱了起来。


就这?


“直接点,说来意。我真的很忙!”


他不想跟谢威绕圈子。


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李瑞已经非常清楚谢威的性子:越是这种绕圈子不奔主题的,事情也就越大,越让自己为难。


“真的缺管理人员。尤其是专业的管理人员……”


谢威放下茶杯,轻声说道。


见李瑞也不吭声,才继续说道:“研发是一方面,技术研发成功后,需要投入生产。程控交换机事关重大,不只是民用通讯,军用通讯系统也需要这个……所以,我考虑的是咱们自己建设工厂生产……这就要求一开始就培养管理人员……”


“从学校后勤系统以及行政系统抽调管理干部就是了啊。”


李瑞不解。


“不行!需要有专业管理知识,最好是能熟悉技术的……咱们这项目可不是小打小闹。跟其他产品不同……连技术性能都不熟悉,跟客户谈的时候如何介绍产品?”


谢威摇头。


反正要求提了,从学校抽调行政管理人员或后勤管理人员肯定不行。


“不是有技术人员嘛。”


“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负责的东西都不一样。”


谢威摇头,直接否定了李瑞的提议。


反正他是奔着要专业管理人员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