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关灯
护眼
字体:
184 如此年轻的项目负责人,哈工大没人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果有同学找你,你不要向他们承诺什么……”


“没有!真的没有!”


莫灵羽急了。


她就怕谢威误会自己,早知道就不问了。


“班长,我就想着班上同学能在一起搞科研,大家相互之间也熟悉,配合起来也有默契……再加上你之前分别让一些同学到相关专业,现在出现了一个整合项目……班上不少同学都在讨论是不是你一开始就是为了这个项目,大家都希望参与到这项目中来……”


相对谢威这个几乎不管班里任何事情,上了一年半学,连班上同学都不完全熟悉的班长,莫灵羽这个副班长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不仅干了自己的工作,连谢威的那部分工作也给负担了。


班上的各种情况,现在因为张敬研等人的项目更忙,都只有莫灵羽向谢威汇报。


大二上学期快要结束了,实验班依然没有分专业。


每个学生都配了一名甚至多名老师,配备的多名老师中,至少有一名是副教授级别的!


配置豪华,可没有专业方向。


不少人都开始迷茫起来。


实验班的发展什么方向,班导罗阳都不清楚。


谢威平时在班里出现少,跟大家沟通的也少,可所有人都明白,实验班的发展方向可能只有谢威最清楚。


要不然,大家也不会在知道谢威主导程控交换机项目后,大部分都希望参与到这项目中。


那样一来,就可以不用像之前那样不确定什么专业,各个基础课程都得拼命学习。


“不行!除了少数,大部分同学都不能参与这项目。”


“为什么?咱们同学无论是经验还是学习能力都比学校相关专业的强吧?”


莫灵羽不解。


见谢威停着不动,在这零下好几度的气温里,只穿着秋季运动服,非得冻出毛病不可。


“哎,你别站在那里,赶紧跑起来,可别感冒了。”


莫灵羽关心的言语中带着埋怨的语气,让谢威一阵愣神。


多久没有人如此关心过自己?


平时接触的李瑞等人,都是把办公室当家的主儿,连自己都不在乎的人,会懂得关心人?


看到谢威跑了起来,莫灵羽才慢慢跟上。


“就因为这样,所以才不能让大部分人进这项目。一旦进了这项目,专业就确定了。”


“这样不好吗?”


莫灵羽无法理解。


确定了专业,才能有更多精力去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


不好!


非常不好!


谢威内心回答,实验班集中了整个哈工大78级基础最好、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


要是让这批学生全部或大部分都学电子信息类,那是多大的损失?


“班上同学只有极少数确定了方向,比如唐龙,张敬研、姚鑫伟跟唐道贤等人……而其他的同学,并没有想明白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专业……”


谢威想了想,对莫灵羽解释着,“咱们是实验班,学校没有像其他学校那样不管个人意愿直接分到哪个专业就学哪个专业。毕竟,这是要持续一辈子的事情……”


这个班未来能走出多少院士谢威不敢保证。


但是绝对都会成为学科带头人、项目总师。


涉及的领域越多,才越符合学校未来的发展。


“班长,你确定了方向吗?”


莫灵羽听了谢威的话,迷茫了。


自己喜欢通讯专业吗?


她其实也不知道。


在部队参加高考,当时只是为了学习更好的通讯知识,想要为部队研发出更先进、好用的通讯电台。


可搞了通讯电台项目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太喜欢这个专业。


她之所以拼命学习,就是为了谢威不甩她太远;同样也为了完成研究工作。


“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


“啊?”


莫灵羽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方向。


“这是一门非常广泛的交叉跟前沿学科,涉及到非常多的基础学科……简单地理解,就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大脑,像人类一样去思考、控制、操作各种机械设备甚至武器装备……”


“……”


谢威的解释让莫灵羽大脑快要宕机。


即使她在搞电台项目时接触到了计算机,要实现一个最基本的电路控制,要求就非常高。


“咱们现在基础太差,慢慢来嘛。只要努力去做,未来总有实现的那一天!”


想到现在国内的工业跟科技基础,心中不由苦笑。


别说国内。


电子技术最发达的美利坚,都差得老远。


即使如此,也不妨碍谢威向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奋斗。


“嗯~”


莫灵羽小声地回应了一句,“我们一起加油!”


感觉到脸上变得火辣辣的她,陡然加快了速度。


······


哈城火车站。


一趟列车刚到站,不少旅客从温暖的车站涌出来,被零下的气温冻得一哆嗦,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


没有军大衣的,则是在站前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向着旁边的能租借军大衣的地方走去。


一名五十出头的国字脸中年人一手提着颜色已经褪去的黄色旅行包,一手提着一个木头箱子。


刚出站,就一个激灵,赶紧放下手中提着的旅行包,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


目光则是不停地向周围搜索着。


在中年人身后跟着四名三十多的年轻人,其中有个戴着比酒瓶底还厚眼镜的矮个女人,刚出站,镜片上就又起了一层雾,根本看不到外面。


不由抱怨着:“不是说只比首都冷一点嘛!怎么这鬼地方这么冷!”


“就是,真不知道学校怎么想的!咱们在学校搞研究不好,非得到这边来……如此寒冷的地方,怎么搞研究啊!”


抱怨让另外几人也开始表达心中的不满了。


首都虽然也冷,根本没法跟眼前这地方比啊。


在这里搞项目研究?


“行了,之前就告诉过你们这边条件艰苦,比不得首都,你们自己选择的,现在抱怨算怎么回事?”


带队的孟坤叹了口气。


他是邮电大学通讯工程副教授。


他同样不愿意来哈城,尤其是部里说哈工大在搞程控交换机项目,需要专业人员支援,他是一点都不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