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关灯
护眼
字体:
304 如此豪横,两轮齐射,几百万就没了?(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靠着饱和打击来攻击敌人军舰?


不过,在李瑞离开后,叶首长还是找来了负责装备的海军参谋,让他们去看看对方究竟闹哪一样。


李瑞几乎是最后才去找郑部长。


“学校有事情,让你来汇报?李主任,这不太合适吧?”


“合适,非常合适。我现在还是哈工大的校长呢。”


“不是了,组织关系不都已经转到了部队?”


郑部长冷哼一声,“听说你这段时间一直在谋划由哈工大牵头搞新一代战机,或许我七机部应该跟三机部合并,直接就叫航空航天工业部得了。”


战机项目是李瑞在学校时张罗的。


按照原本的进度跟节奏,每年投入少量研究经费对一些先进技术进行研究,七机部的领导们是没有意见的。


可现在要正式启动新一代战机研究项目,就不是每年一两千万经费能打住的。


空军多穷?


郑部长对李校长的不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


“领导,不至于,不至于。”


李瑞尴尬地陪着笑脸,“战机这块儿,我跟德宝同志不是都向部里解释过嘛。而搞战机,是学校那边想要利用项目来积累复杂工程系统管理方法……关系到七专技术协议推广以及补充……”


听到这话,郑部长的脸色变得严肃,“学校那边有方法加快推广?”


“目前不清楚,谢威担心北方工业跟102厂生产的发射系统质量不同,几家厂生产的火箭弹尺寸有差异……这次不仅要求生产单位的生产、质量负责人参与,也邀请了总装、总后、海陆空三军的装备负责人参与……”


“谢威想干什么?”


郑部长好奇了起来,“这些部门的相关领导干部都忙,能有时间?”


“基本上都答应了,龙耀华首长会亲自参加,虽然没有明说,谢威可能是想搞整个军工行业的标准化……”


李瑞实际上是知道的。


可他现在组织关系已经从七机部转移出去了。


“我会安排人参加的。”


郑部长点头。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问题确实很严重,70年长征一号首次发射失败;70年长征二号发射失败;74年长征二号发射失败;75年长征三号发射失败……


在七十年代,接连好几次的火箭发射失败,在后来的故障排查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故障都是质量问题;而其他军用产品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所以,在经历几年的原因调查后,七机部为了保证军用元器件的质量,制定了7905“七专”技术协议。


在推行过程中,并不顺利。


各个单位经费都紧张,很多零部件因为设计精度高,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加工设备、加工经验等问题,就难以保障。


直接报废?


成本又让人无法接受。


于是,生产单位往往在跟已经超差的零件配合的另外零件上想办法,比如之前的零件外径小了,就把装配的零件内径孔改小;孔大了,就把配合的轴加大……


甚至一些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加工小了,车间的老师傅们会自己给焊一圈然后才加工,根本就没意识到他们焊接的时候会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变化;或是直接在后面热处理过程中报废……


各种情况,都没少出现。


要是能推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质量也就能得到控制了。


郑部长如何不支持?


一个月不到,一众大佬齐聚在西北戈壁滩的靶场。


两套分别由北方工业跟102厂生产的150火箭炮发射系统,通过总装的紧急调运,在很短时间内就分别从内蒙跟大巴山运输到了西北的试射场。


“难道部队有了装备这款远程火箭炮的打算?”


看到部队如此多大佬齐聚试射靶场,亲自前来的孙茂成兴奋地问旁边不乐意的范志勇。


在范志勇看来,哈工大这是瞎搞。


只是一个测试,用得着找这么多领导来参观,还让厂里派领导干部前来。


“即使部队有列装计划,也不会太多。”


范志勇摇头。


他也不明白为什么部队这么多高级领导会出现在这里。


应该不是普通的试射。


还好,来之前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工作,确保他们生产的这套发射系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另外一侧,北方工业的几名技术人员还在对他们生产的第一套发射系统进行调试。


由三家厂生产的共计32枚150火箭弹,除了102厂自己生产了16枚,北方工业跟江北机械厂各生产了8枚。


102生产的一半已经装填到了发射箱;另外一半则是整齐地摆放在发射阵地后方几十米的位置。


北方工业的8枚,同样装在发射箱,后方几十米的位置则是摆放着江北厂生产的第一批火箭弹。


“你们这次可是大手笔啊!两套发射系统,32枚火箭弹,两次齐射,几百万就没了。”


龙耀华看着谢威跟刘德宝。


哈工大的人,平时都抠门着呢。


这次居然也没找部队给他们报销实弹测试经费。


“首长,任何一款武器装备从设计到成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之前虽然进行了环境测试跟试射,只有一套发射系统,数据不够精确。要进一步提升射程跟精度,就必须进行更多实弹测试。”


谢威笑着说道。


实弹测试是肯定少不了的。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龙耀华饶有兴趣地看着谢威,希望他能给自己说说如何对整个军工领域的生产推行标准化。


“首长,等看完测试咱们再说吧。”


谢威没有急着解释。


他敢保证,眼前两台发射车的每个发射箱内的火箭炮导向管尺寸绝对不是完全一样,而三家生产的火箭弹……


“报告,所有试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请首长指示!”


北方工业的调试完发射系统后,试射场负责人向龙耀华汇报。


“靶场准备好了吗?沿途雷达站是否也准备好了?”


龙耀华问道。


“都准备好了。沿途雷达站已经开机……”


“等等。”


龙耀华正要下令开始测试,谢威却开口阻止了,“让他们把发射箱内的导弹全部拆出来,两套发射系统的导弹跟剩下的弹药打乱,重新装填!”


“什么?”


谢威的话一出口,无论是102厂的,还是北方工业的人,脸色齐刷刷地变了。


要真的这样,他们的火箭炮发射系统连第一轮的准头都不会太大!


不行!


必须想办法阻止。


可没等他们开口,谢威就开口了,“发射系统的定向管、火箭弹尺寸我们给的图纸一样,要求一样,如果不能保持尺寸一致,无法互换,那卖出去的这么大批量,指不定客户就退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