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攻守易型了!(求月票)(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来水和洪水它有很大区别。


之前有人质疑陆瑏,那就是自来水,这部分人从自己的见识出发,本着华夏人的良心和责任心向陆瑏和他的电影发起挑战。


可惜应者寥寥,又被片方收买的水军喷的怀疑自我,甚至还有人遭到了律师函警告。


再加上怎么过审这个问题如同一根毒刺,不少人心灰意冷的离开了这片战场。


所以,虽然有不少自来水注入池子,但是因为有来有去,这些自来水始终形成不了规模,也造成不了多大影响力。


现在,几百万买的水军,如同洪水一般席卷而来,瞬间就灌满了池子。


而且,陆瑏电影的宣发肯定是围绕着电影来的。


而不是围绕他的屁股。


所以,面对这种一点对面的重击,陆瑏那边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另外,詹奇·莱登在发起总攻之后,并不是几万块钱几万块钱的砸,他甚至不是几十万几十万的砸。


为了防止有什么“跨位面”的能量强势介入,他一把就梭哈了三百万出去。


定金一百万!


追加一百万!


尾款一百万!


甚至还预留了两百万的活动资金,企鹅那边给的代言费,戚昊一股脑全砸到这个事情上头来了。


他不在乎这个钱。


华姨十月份就能上市了,到时候他一把就能拿到上亿的资金。


从此以后,攻守易型了!


当然,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嗯,基本都是统子哥刮来的——陆瑏如果不是欺人太甚,戚昊也不会如此重拳出击。


三百万的营销费用,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并不多。


陆瑏的电影八千万成本,至少有三千万宣发预算。


然而,他的电影已经上映一个多月了。


宣发肯定是在前期宣发,票房都是在前边那十几天产生的,尤其是到了电影密钥延期阶段,陆瑏那边已经不剩多少宣发费用了。


而且,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詹奇·莱登花三百万给他捅出来的篓子,他就算花五百万都未必能够压得住。


电影被人分析的跟筛子似的。


而陆瑏也从父母双全,变成了畜生不如。


最让陆瑏那边难受的是,这部八千万成本的电影,虽然第一个月收获了近亿的票房,但是它赔钱是肯定要赔了。


八千万成本,要两亿多票房才能回本。


第一个月都没能过亿,难不成指望第二个月就会出现奇迹?


所以,不会有什么追加投资了。


出品方已经赔掉了底裤,你不能让他们接着拔屌毛。


一时之间,网上和一些媒体全都是陆瑏和他电影的负面新闻。


由于戚昊这边给的钱多,陆瑏之前两部电影的负面新闻也被翻了出来,宜将剩勇追穷寇,这些公关高手们没有谁愿意放陆瑏一马。


陆瑏的恶不止于此。


他花钱买通稿黑戚昊这个事情也被爆了出来。


一家公关公司出来“忏悔”。


说他们很愧疚,接了陆瑏那边的单子,让他们黑戚昊和《钢的琴》。


他们猪油蒙了心,朝戚昊和《钢的琴》泼了脏水。


这个倒不是詹奇·莱登污蔑。


真就是他们朝戚昊泼脏水,也确实是陆瑏那边花的钱。


道德底线太高干不了营销公关这一行。


他们既然能够接陆瑏的活,自然也能被詹奇·莱登收买。


事实上,这一波洪水里头有不少都曾经服务过陆瑏。


上个月还在为陆瑏助纣为虐。


这个月就开始痛改前非。


相比较整场舆论风波来说,这就属于这次舆论的边角料了。


然而,在普通人看来,这种边角料却杀伤力十足。


因为大义距离普通人太远,而这种因为嫉妒而想要毁了另外一个人,就很能够贴合大家的生活。


2002年就当导演的陆瑏,一个高傲到死了都会仰着下巴的人,居然会因为担心第一次当导演的戚昊盖过了他的风头,就用卑劣的手段去玷污戚昊的名誉。


这人……实在是太坏了。


普通老百姓听评书听故事,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坏的。


当大众认定你是一个坏人。


那你真就别再挣扎了。


陆瑏那边肯定要狡辩,啊不,是解释。


他表示这是一个误会,是片方宣发侧有人故意搞事情,在陆瑏不知情的情况下自作主张。


效果肯定是有点效果的。


甩锅是一门学问。


只要你甩出去,并且有人接住了,事情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无论如何,戚昊和他的电影《钢的琴》都是受害者,是被广大观众同情的对象。


《钢的琴》那半死不活的票房竟然迎来了一波暴涨。


真的是暴涨。


比起《走着瞧》因为戚昊“无证驾驶”“网吧打游戏”蹭到的票房多得多。


《钢的琴》上映首日是周五,票房达到了两百万,后续两天的票房都在两百万以上,首周就达到了七百万。


毕竟是戚昊的第一部电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