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超现实主义(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果然。


他看了一眼书籍的介绍之后,目光微微的一凝。


【这是一本超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极大的影响了二十世纪初期之后的西方文学,用超现实主义的笔法,将梦幻,潜意识,自动写作法混合在一起。】


故事梗概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和一个名叫娜嘉的女子,相识相恋再到产生分歧分开,最后女子发疯的故事。


小说的女主人公娜嘉,是一个神秘人物,他身体脆弱,化妆古怪。


然而对于事物有一种奇特的能力,比如她可以预言房子在过一分钟后闪现红光,果然如此,她说旅馆底下有一条地道,那是几个世纪以前挖掘的,她在那里坐过牢。


精神病科的医生会认为她是精神病患者。


简单的翻看了一下下面的解读:


娜嘉是一个叙述者想象中的人物,是他幻觉的产物,并把她同现实混同起来。


小说一开始,就暗示娜嘉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是一种超现实的存在。


人物的虚与实,实际上是作者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由于幻觉与潜意识是若断若续的,所以人物也就忽隐忽现,神秘莫测。


小说叙事不连贯,思维跳跃,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这就是自动写作法。


周越懂了。


这不就是和《道诡》差不多的思路吗?


一个幻想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结合。


但是这种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只有一个世界主体,由于女主是幻想出来的,而且是作者的潜意识幻化,所以也就更加的深刻。


依托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创建的超现实主义,对自己的灵魂和潜意识的剖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不过这个是纯文学,可读性要相对于网文这种大众文化弱一些。


但深刻程度是网文远远远比不上的。


可以说是文学之中的《道诡》?


而且那个自动写作法,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名字。


AI?


自由且无序。


和AI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只是自动写作法碎片化多一点,人工智能还要遵循一些语言的底层逻辑。


周越微微的沉吟了一下。


“现在好像还不是发布的时机。”


这种纯文学,甚至都有些偏哲学的东西,现在即便是发出去了,恐怕也产生不了什么太大的影响。


需要很多东西去一同作用,才能产生真正的实用价值。


就比如《娜嘉》的作者,几乎用一生来著作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并且还给超现实主义做了一个框架,是奠基人之一。


“等有了相应的名气之后,再去做这种纯文学的发布吧,不然现在可能要直接淹没了。”


现在直接发布的话,有没有出版社要,都不一定。


不过既然是在一个时代产生巨大影响的书籍,是写进文学史的存在,多久都不会过时。


只是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不过这本书的出现,让周越重新的审视了一下,什么叫做抽象。


这种超现实的东西,打破常规与现实。


也像那种解构主义的建筑,虽然也被称为抽象,但还没有彻底的抽象到哲学层面,虚无缥缈,到让人看不懂的地步。


依旧是存在着一些美学的东西。


就像,《娜嘉》里面的剧情美的像梦一样,像是带着一些梦幻在写作。


也像是某个顶尖的艺术家说过的,“我梦到了画,然后画下了梦。”


解构主义的建筑虽然也杂乱无章,但却也是带着建筑师的思考,带着一种纷繁复杂的美学。


“抽象也是美啊。”


“超现实也是半个抽象。”


“今天的收获好像不多?比期待之中要稍微差一些,但也收获了一些别样的东西,比如说思考?”


“算了,不想了,什么美学,什么结构,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