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求月票!!!)(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岂不是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那些大牛的办公桌上,会放着一摞周越的论文?


这是去填补国际前沿,还是去给那些大牛上课去了?


“不久前吧,他一个多月之前,不到两个月,开始着手去研究这八个项目,不过我想,这一篇能够发出来,他自己应该都觉得有些意外。”


郭老师也觉得这事情有些匪夷所思。


只能说遇到的人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周越都已经挑明了,说那几个要加上去的参考文献确实是跟当前论文的科研无关。


审稿人看了之后可能不仅不生气,反而是直接让这篇论文加速见刊?


就是那种,只要你引用了我的论文,我就当什么都没看到。


毕竟这审稿人也算是期刊能否见刊的一环,一般外审的专家,都是投过这个期刊的作者或者是投过这个期刊的专家。


不过一般来说,一篇稿子邀请专家审核的人数也不会只有一个。


他们的权限虽然没有大到无边,但这个审稿,压你几个月甚至半年才去审核,那你也说不出来什么,毕竟人家都是免费帮你审稿的。


这么直接刚审稿人的,别人稍微做点小动作,那你这篇论文想要尽快发出来,那还是有的一说的。


陈老表情已经不知道是复杂还是震惊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八篇论文啊?那即便是眼下的这一篇论文一直被拖着,那对他也没什么影响啊?”


“老头子这辈子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我要是他,我也跟审稿人硬刚!”


“甚至我都会发邮件过去质问编辑,为什么会去找这样的审稿人!”


“不说是学术不端,但至少也是不要个脸了。”


陈老想到了自己的项目,又是有些无力的坐了下来。


“我们项目团队从十一月中旬,就开始连轴转,这才赶出一篇国际顶刊,而且还是追求学术热点的,属于那种别人都已经做过了基本考证的。”


“虽然现在也在做新的项目,但是,每个月也就出一篇顶刊到头了。”


“你跟我说他一个月做了八个项目?而且还都是这种级别的?我怎么突然间有些不信了?”


“这学术圈,怎么好像是给他创造的一样?”


“就别说我们了,就京华大学一个研究所,那么多院士团队,一个月能够赶出两篇,也就算是不错了吧?”


“甚至还不如这个年轻人?”


“天选土木人是吧?吃混凝土长大的?”


陈老越说越激动,他是院士啊!


是整个国家科研方面站在顶端的人物!


说是一个月一篇甚至都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别人一个月八篇?


那岂不是相当于说,周越等于八个院士?


京华大学一个研究所,才多少院士啊?


你这还让不让别人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