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大冤种(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翌日上午,博物馆的人到了小区。


姜宁下楼,见了何成问:“你们今天怎么还来?”


何成道:“所以说我们是保安,不但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得为各兄弟单位提供服务,准备好了就走吧,我也想去捡块石头。”


姜宁看了看博物馆的车,一辆小现代,说:“这车过不去。”


何成道:“那就都坐你的车去,我也不开车了。”


于是把警车停在了小区,都坐姜宁的车去。


姜宁开车,何成坐在副驾驶。


博物馆的两人和一个民警坐后排。


何成这瞧瞧那瞅瞅,说:“两百多万的车就是不一样!”


姜宁道:“你也买一辆!”


何成道:“那我得去把腰子卖了,不知道够不够。”


后排的民警道:“肯定不够,两个腰子可卖不了两百多万!”


姜宁打火,开车出小区。


出城往北跑了一阵,到了之前那条土路。


拐上土路,顺着土路往里跑了会,又拐上了荒野。


野地里到处都是坑,车跑的还算平稳。


何成一边四下打量,一边说:“越野还得是陆巡和570,公路上还看不出来,到了这种荒郊野外才能看出差距,话说两百多万你怎么不买个奔驰大G,小年轻开570的不多。”


姜宁道:“市里没现车,订车得等一个多月。”


后排的民警道:“那车越野其实不舒服,往这种没路的野地里跑,还是陆巡和570坐着舒服,就是太贵了,感觉鬼子的东西不值这个价。”


何成道:“都是有钱人惯的。”


姜宁不背这锅:“谁愿意当冤大头,分明是车商心黑。”


何成道:“那也是你们这些大冤种钱多,要不然车商加价卖谁给。”


姜宁:“……”


我他喵的怎么就成大冤种了?


跑了两三公里,到了一条干涸的河道旁边。


姜宁停车,大伙下了车。


一个博物馆工作人员问:“就这里?”


姜宁点头:“就这!”


带头下了河道,指指五米外:“那不还有!”


两个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刻走过去查看。


露出了河床上,零散分布着一些花花绿绿的石头,半截露在外面,半截埋沙子里,四周还有翻找过的痕迹,显然姜宁的那些石头就是在这里捡的。


两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立刻蹲在地上研究了起来。


何成和另一个民警也没闲着,纷纷挖石头。


现在的人都吃饱了撑的,尤其有钱人,动不动花大几千上万买块石头跟玩的一样,这些石头花花绿绿,有的像是鸡血石,绿的透亮的更像是翡翠。


可没听说北安哪里有这么好看的石头。


怎么不得多捡几块,万一值钱呢?


博物馆的两人研究半天,用带来的小铲子挖了一大堆石头,准备带回去研究一下,然后挑几块比较有代表性的放在展览柜里,小县城博物馆穷啊!


都没有几件像样的展品。


不然何至于跑来这里挖石头。


何成和另一位民警也挖了几块品相不错的。


虽然都是姜宁挑剩下的,不如他捡的那些。


但也相当不错,不管做摆件还是饰品都挺不错。


开车回到小区,各回各的家。


一晃到了月中,学校正式放假了。


冯雨去年全力以赴备考,春节没有回老家,在省城和冯雪过的年,今年春节要回七泽姑姑家过年,姜宁提前准备了一批烟酒,冯雨放假后又叫上姐妹俩采购了一番。


给两人买了身衣服。


冯雨也给他买了件夹克,一条裤子和一双皮鞋。


开车把人送到七泽,吃过午饭才回了北安。


北安最近涌起了一股挖石头风潮。


起因自然跟他有关。


博物馆的人挖回一大堆石头后消息很快就传开,有专业人士跑过去研究,说是什么黄龙玉绿柱石之类,认为不科学,这些石头一般都是在地壳深处。


北安也从来没听说地表发现这些石头。


大冬天的,一帮专家天天跑到河床上研究。


好多人跑去挖石头,差点把干涸的河床翻个底朝天。


姜宁捡的几块石头被不少人看中,陆续有人来看货。


连姜华听到消息后,都让姜爸帮忙看了一下午的店,专门跑过去挖石头,不想开他的破哈弗,还特意要了姜宁的车,结果屁毛也没有挖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