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跳不过去的水沟(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种树不是说种就种。


尤其跟官方打交道,很讲究过程。


局座只是跟姜宁达成了一致,回头好多人和事需要摆平。


估计得等上一阵子。


姜宁也没怎么操心,让老同志跟着就是了。


七月是收获的季节。


山里的蘑菇下来了,不少人去山里捡蘑菇。


能不能捡到蘑菇其实不重要,大多数人主要还是享受那个过程。


冯雨这周末不练车,驾校要给下周参加科目三考试的学员集中突击几天,其他学员暂时不用去了,周末没什么事干,冯雨也想去山里捡蘑菇。


姜宁满足了她,开车带着姐妹俩上山。


北安的南边就是祁连山,但全是荒山。


多数地方寸草不生,实在太旱了。


从大西口进入山区,沿着一条过道走上十几公里,进入山区腹地后,才能看到远方大面积的森林,据说县里一直想搞个旅游景区,但都没有如愿。


开发难度太大,知名度几乎没有。


把钱投在这大山里,就跟扔在沟里没区别。


没人愿意入坑,景区自然也遥遥无期。


去森林区有条土路,据说是北安人用不知道多少年硬生生走出来的,汽车也能走,就是轿车容易底盘被刮,正是采蘑菇的好季节,路上不时能看到车。


姜宁没开大奔,他舍不得让GLS63遭这罪。


这趟专门开了570,这种脏活累活最适合570干。


顺着土路跑了三四公里,前方无处可走了。


放眼望去,山脚下开阔的地方停了不少车。


姜宁把车停下,和姐妹俩下了车。


不远处停着一辆面包车,两个黝黑的男人坐在地上吃馍馍,身边放着几个编制袋,袋子里还装着东西,装了一半的样子,也不知是不是捡的蘑菇。


姜宁就过去问了问:“老叔,山里有没有蘑菇?”


小个子看着比较好说话的男人道:“有呢!”


姜宁指指袋子,问:“这是你们捡的蘑菇?”


男人点了点头。


姜宁就扒拉开袋子瞅了两眼,确实是蘑菇。


农场其实也有蘑菇,但荒草地上长的蘑菇跟山里的蘑菇不太一样,都是些草蘑菇,吃起来没什么味道,山里的蘑菇就不一样,味道比草蘑菇要好一些。


姜宁很是惊讶:“你们这收获不小啊!”


男人咧了咧嘴:“还凑合吧!”


另一个男人看了看他开的车,又打量着他:“老板开那么好的车,也跑来捡蘑菇?”


姜宁笑道:“开好车就不能捡蘑菇吗?”


男人嘿嘿笑道:“你们这些跑来玩的就没几个能捡到蘑菇的,要不要买点我们的?”


姜宁就问:“一斤多少钱?”


小个子男人说:“三十块钱一斤。”


姜宁惊讶:“这么贵?”


男人也有道理:“三十块钱不贵,干货一斤都两百,湿的五斤能晒一斤干的。”


姜宁虽然不是太懂,但也知道湿蘑菇五斤肯定晒不到一斤干货,那里面全是水份,十斤能晒一斤干货就不错了,他也没争论这个,说:“行啊,等我上山捡不到蘑菇就买你们的。”


两个男人呵呵两声,也没当回事。


姜宁问了几句,给发了根烟,就走了。


回到车前,冯雨和冯雪都在等他。


冯雨问道:“那两人是捡蘑菇的?”


姜宁点头:“捡了不少,看样子今年山里物产挺丰富的。”


冯雨立马来了精神:“那我们可得多捡些。”


姜宁嘴里应着,从车上取了背包背着,三人出发了。


冯雨和冯雪今天都穿上了运动服,毕竟要登山,还戴了帽子,自觉挺专业的,其实在山民们眼里,这就是来过家家的城里人,基本上都是乘兴而来空手而归。


姜宁还跟往常一样,长袖长袖休闲鞋。


连帽子也不戴,到是戴了副墨镜。


背包里装的是水和吃的,还有用来装蘑菇的塑料袋。


还有几把工具。


顺着一条小路进山,路倒也好走。


只要不去爬山,坡路并不大,走的还算是轻松。


越往里走,植被越茂密。


地上的灌木丛多了起来,两旁的山上出现了稀稀拉拉的松树。


山里的蘑菇大多长在松树林子里。


但不是经常跑山的山民,根本找不到。


人类会挑选适应生存的地方生活,植物其实也一样,只会长在适合生长的环境里,经常跑山的山民一眼就能看出哪里可能有蘑菇,城里人可没这个本事。


能不能找到蘑菇全靠碰运气。


路过一小片松树林子里,冯雨指着那边问:“你说那里有没有蘑菇?”


姜宁也不知道,说:“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于是三人爬上山坡,到了松树林子前。


冯雨有些小怕:“里面会不会有蛇啊?”


姜宁也没来过这里,道:“不知道,应该没有吧!”


冯雨这才稍稍放心,小心翼翼的跟着钻进了松树林。


山里气候凉快。


松树林子里就更凉,可比吹空调舒服多了。


松树都是长了数十上百年的,完全遮蔽了天空。


和农场的杨树林子相比,又是不同的一种景观。


杂草到是不算茂密,多数是苔藓。


踩上去软软的,感觉要陷在里面。


冯雨和冯雪没来过山里,紧紧的跟在姜宁身后,也不敢乱跳。


眼神四处打量,想发现蘑菇。


姜宁也不知道蘑菇长在哪里,只能碰运气。


找了半天,屁毛也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