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谁让他当导演的!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51章 该开新片了,宁皓到来(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嗯。”


周青淡淡点了点头,态度温和却又有点不苟言笑。


在两个前台妹子的目光注视中,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


用一种舒服的姿势靠在“老板椅”上,周青开始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如今《127小时》已经下映一个多星期了,最终斩获票房2189万。


延期公映的那一个月,只斩获了一百来万票房,让周青有点哭笑不得。


不过怎么说呢,这一趟倒也不算是白折腾。


无论如何,也把中影拉到船上了不是?


更何况这年头赚钱不易,一百多万还能分到手几十万呢。


一个月白捡几十万,何乐而不为?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咱不嫌弃!


总结一下,《127小时》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算是让周青这个新人打响了第一炮。


还是非常亮眼的第一炮。


周青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过眼下,《127小时》已经告一段落,周青这休息的也差不多了。


他觉得,下一部电影也该提上日程了。


那么下一部电影拍什么比较好呢?


“还是冲奖片!”


周青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做出了这个决定来。


毕竟就如今这个电影市场来看,体量还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根据统计,02年的国内银幕数量也才1581块,连2000块都不到。


03年电影全面推行产业化改革,大银幕数量激增,可到了年底也才2296块而已。


就这么点屏幕,电影票房就算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


几千万票房就撑死了,那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导才能取得的成绩。


可就算几千万票房,制作方又能赚多少钱呢?


院线首先就得分掉60%以上的票房收益,另外还得扣除5%的电影专项发展基金,再去掉税。


最后到制作方手中,也就30%的样子。


就拿《127小时》为例,这七七八八的东西扣掉后,分到周青手中不过才六七百万。


可拍电影不要成本的吗?宣发不要钱的吗?


就算是03年拍一部电影怎么着也得好几百万的成本,上千万也不罕见。


《127小时》只能算是特例中的特列。


所以这年头拍电影,还真的不怎么赚钱。


就更不用提一部电影制作周期那么长,但回款却很慢。


可以是称得上是高投资、长周期、低回报的项目。


坦白讲,并不是优质项目。


综合这种种因素,拍纯碎的商业片,自然不是周青目前的首选。


要过两年才比较合适。


03年后国内大荧幕数量几乎每年都在以30%的数量激增,各方资本也不断入场,赚钱才相对容易一些。


至于现在,还是那些票房稀烂的冲奖片比较容易赚钱。


只要能拿个奖,版权随随便便一卖,就比绝大多数电影赚钱了。


与此同时还能刷声望,正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再加上周青虽说在柏林拿下最佳导演奖,可毕竟只拿了一次,还是会有不少人质疑的。


大导的名头还是有点虚。


可周青只要再在欧洲三大斩获大奖,有谁还敢质疑?


这地位不就越发稳固了?


所以一番简单分析下来,继续拍冲奖片是顺理成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