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超造豪门

关灯
护眼
字体:
7 挖角(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从98年以6万英镑加盟布伦特福德后,前两个赛季表现得相当出彩。


但最近两个赛季,罗兰德因为伤病和状态起伏等原因,逐渐失去了主力位置。


今年夏季,跟布伦特福德合同到期后,他选择了自由转会。


作为土生土长的伦敦人,罗兰德更倾向于加盟伦敦球队。


女王公园巡游者和贝斯沃特中国人都朝他伸出了橄榄枝,最终是杨诚出面,说服了马丁·罗兰德。


作为报酬,贝斯沃特中国人也给马丁·罗兰德开出了队内的顶薪。


每月4000英镑。


同样领取队内顶薪的,除了马丁·罗兰德和斯蒂德之外,还有威尔士老将史蒂夫·詹金斯。


31岁的詹金斯踢右边后卫,效力于哈德斯菲尔德。


在球队降级后,俱乐部选择跟他解约,让他自由转会。


出自斯旺西青训的詹金斯早已不再年轻,但防守经验丰富,还有一脚精湛的右路传中脚法。


这也是杨诚最为看重的。


新组建的球队年轻人颇多,拥有詹金斯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带队,杨诚会更为放心。


但考虑到詹金斯的年纪,杨诚又从英乙保级球队卢顿的青训营里,签下了18岁的爱尔兰右边后卫凯文·福里。


这笔交易花费了贝斯沃特中国人10万英镑。


在中卫上,杨诚还以10万英镑从保级球队威科姆签下了20岁罗杰·约翰森。


这名高大魁梧的本土中卫是上赛季威科姆的主力中卫,表现不错。


杨诚又以15万英镑的转会费,从英乙斯托克港签下了英格兰本土前锋瑞奇·兰伯特。


21岁的兰伯特在上赛季的斯托克港表现并不理想,出场32次,仅仅只攻入了2个进球,这让主教练查尔顿·帕尔梅对他彻底丧失了信心。


于是,02年以45万英镑加盟的瑞奇·兰伯特,被斯托克港以15万英镑卖给了中国人。


深陷在第5级别联赛的什鲁斯伯里也同样难逃被杨诚挖角的厄运。


杨诚亲自北上,除了说服斯托克港和瑞奇·兰伯特外,还从什鲁斯伯里签下了16岁的本土门将乔·哈特。


这笔转会交易花费了贝斯沃特中国人5万英镑。


之所以这么便宜,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乔·哈特至今还没在一线队出场过。


但按照英格兰的青训规则,一旦将来贝斯沃特中国人出售乔·哈特,什鲁斯伯里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青训培养费。


从英格兰北部南下,杨诚来到了德比郡。


早在杨诚前往克罗地亚和法国时,林中秋就已经跟德比郡有过接触,但对方始终拒绝贝斯沃特中国人针对中场小将汤姆·赫德尔斯通的问价。


跟随英格兰U17征战于葡萄牙欧青赛的赫德尔斯通也通过经纪人转达,他拒绝加盟英乙球队。


理由也非常充分。


德比郡是第二级别的英甲球队,赫德尔斯通又是英格兰U17青年队的国脚,凭什么跑到第三级别的贝斯沃特中国人去踢球?


当英格兰U17以第4名的成绩结束了欧青赛,返回到英格兰后,杨诚再度来到了德比郡。


他先是跟德比郡的高层进行了会晤,接着又约见了赫德尔斯通,以及球员的父母和经纪人。


对于这名英格兰本土中场,杨诚是非常看好的。


因为在他的战术里面,很需要一个像赫德尔斯通这样的中场球员。


会面中,杨诚详细介绍了赫德尔斯通的处境。


在英格兰U17,他并不是主力球员,而在德比郡,他也同样不是主力球员。


与其留在德比郡,倒不如到贝斯沃特中国人。


“我愿意给你中场的主力位置!”杨诚郑重其事地承诺。


除此之外,杨诚还表示,贝斯沃特中国人本赛季的目标是要升级,可德比郡呢?


上赛季、上上赛季,都是在惊险保级。


谁敢保证,这个赛季他们就能保级成功?


杨诚还从球员的技术特点等方面着手,阐述了自己对赫德尔斯通的战术定位,以及他将在贝斯沃特中国人所扮演的角色。


这倒是让赫德尔斯通等人都感到非常意外。


一直以来,他们都以为杨诚是俱乐部的老板。


没想到,在战术层面上竟然也有这样的造诣。


可就算是如此,经过了一番深入详谈后,赫德尔斯通等人依旧没被杨诚说服,只是委婉地表示,他们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显然,他们还要跟德比郡沟通一下。


杨诚心里有数。


这是想要看看德比郡的“诚意”。


杨诚自然是没有意见。


因为他自己也是做着两手,甚至多手准备。


如果签不下赫德尔斯通,那他就会选择丹麦联赛奥胡斯俱乐部的中场球员,莱昂·安德烈亚森。


20岁的安德烈亚森是丹麦国青队的球员,可以胜任中场和中卫。


很多球迷对他或许比较陌生,但这绝对是个狠人。


几年后,未来的德国名帅克洛普初初执教美因茨时,能够大放异彩,从德甲云达不莱梅租借而来的安德烈亚森功不可没。


等到赛季结束后,美因茨没能如克洛普所愿,签下安德烈亚森。


结果,在随后的那个赛季里,美因茨惨遭降级。


杨诚给安德烈亚森设定的心理价位是100到120万欧元左右。


赫德尔斯通到底是本土球员,有户口本优势,所以杨诚开出的价码是100万英镑,也就是150万欧元。


但需要分期付款。


至于结果如何,杨诚静观其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