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超造豪门

关灯
护眼
字体:
48 一场惨败(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丁·罗兰德刚跑到空档处接球,还没来得及传出去,拉斯·迪亚拉就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这让爱尔兰中场有些手忙脚乱。


比赛进行了20分钟,他可是清楚领教过拉斯·迪亚拉近身缠斗的本事。


刚才第一个失球,就是来自马丁·罗兰德的丢球。


马丁·罗兰德不敢让球在脚下逗留,立马将球往回传。


而且是一下子把球踢回给后防线的中卫桑托斯。


确认桑托斯接到球后,马丁·罗兰德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但整个人已经不受控制地喘起了粗气。


抬头看了一下时间,刚刚21分钟。


但他感觉到自己的体能已经开始有种被掏空了的感觉。


英冠前8轮,他踢满了女王公园巡游者的所有比赛。


除了第2轮和第7轮踢63分钟外,其他的都是踢满全场。


甚至就连联赛杯对阵斯旺西,他都是踢满90分钟,还攻入一球。


而在9月初,他也参加了两场国家队的世界杯外围预选赛,主场踢塞浦路斯,客场踢瑞士。


这两场比赛他也都出场了大部分时间。


沉重的比赛压力,让马丁·罗兰德感到筋疲力尽。


如果是在贝斯沃特中国人,他根本不会有这种感觉。


不管是心理或精神层面。


在贝斯沃特中国人,主教练会结合每个人的出场时间,以及教练组和医疗部给出的球员身体评估,来决定球员是否可以出场比赛。


但在女王公园巡游者呢?


他跟主教练伊安·霍洛威反应过这个问题。


得到的答案是,“马丁,你是我们球队中场最重要的核心,球队好不容易磨合出来,你无论如何都要撑起来。”


“疲劳嘛,也正常,踢了这么多比赛,再努努力,克服一下!”


马丁·罗兰德还能说什么?


初来乍到,拿了这么高的薪酬,他能不做出贡献吗?


如果仅仅只是身体疲劳,他确实还能勉强应付。


可到了比赛里,他发现女王公园巡游者和贝斯沃特中国人的区别太大了。


大到他都开始怀疑,自己在贝斯沃特中国人所踢出来的水平,是不是真实的?


他在女王公园巡游者踢比赛时,每次拿到球,他经常发现周围竟找不到接应点。


很多队友都是传完球后,就在那边站着,或者是慢吞吞挪动。


没有任何接应队友的意识。


就算有队友会想要接应,他们跑的线路不对。


要么跟自己跑重叠,要么跟防守球员跑重叠,那球还怎么传?


如果一次半次是这样,那还好说。


可每次都这样呢?


他跟主教练伊安·霍洛威谈过,对方说:“你要理解,我们跟贝斯沃特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两支球队,战术打法也不一样。”


对,打法确实很不同。


但这区别也太大了吧?


以前,在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比赛里,传球明明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到了女王公园巡游者,非但变得很难,有时候甚至都做不到。


尤其是到了今天。


直接面对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时候,马丁·罗兰德就很郁闷地发现,他的那些队友,包括之前他觉得脚法有些糙的基特森,都能跟队友进行传切配合。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流畅,那么从容。


反观自己。


直到这一刻,他才更深一层地体会到,去年刚加盟贝斯沃特中国人时,杨诚在夏季集训时跟他们说过的那番话。


你为别人跑,那别人也会为你跑,我们就是一个整体!


可不是吗?


当他在女王公园巡游者,只有一个人,周围没有人为他去跑的时候,他是何等的孤立无援。


他真的有点后悔离开贝斯沃特中国人了。


就在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队友马修·罗斯的喊声。


“马丁。”


马丁·罗兰德转过身,就看到一脚传球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


几乎同一时间,眼角的余光也扫到了一条红色的身影。


那个混蛋又来了!


马丁·罗兰德条件反射地出脚停球。


他的技术本身就不是特别好,仓促间出脚,第一下竟然没停好,稍稍有些大。


糟糕了!


马丁·罗兰德立马反应过来,就要追上去。


可拉斯·迪亚拉比他更快。


这条红色的人影简直就跟泥鳅一样,迅速从身旁溜过去,用身体挤开了马丁·罗兰德,抢先一步将球给断了下来。


只是一个身体接触,马丁·罗兰德就惊讶于对方的身体对抗。


断球之后,拉斯·迪亚拉根本不理会身后的马丁·罗兰德,自己带球往前突。


“贝斯沃特中国人又一次在中场断球。”


“拉斯·迪亚拉在策动反击。”


“看看这一次,横传给了莫德里奇。”


“有机会!”


“传给里贝里!”


“漂亮的连停带过!”


“里贝里停球的这一下处理得非常巧妙。”


“突入禁区左侧,再传到中路。”


“基特森!!”


“戴夫·基特森再下一城!”


“这次他是用他的右脚,抢在了马修·罗斯之前,将球送入了近在咫尺的球门!”


“里贝里的这一脚传球给得太精彩了!”


“2比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