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副产品(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月份开始。


海陆丰公司向周边地区大批量出售玻璃鳗,很快760万尾玻璃鳗就在不到一个月内,全部销售得干干净净。


平均每尾玻璃鳗售价在2.65元左右,一共卖了2014万元。


第一波回头钱,就将之前投入的成本覆盖掉。


接下来平均两个月就会产出760万尾玻璃鳗,这就意味着养殖场每个月将为公司创造1000万左右的收入。


与此同时。


同时鳗鱼罐头厂那边,5000条产卵之后的雌鳗,在八月份已经被全部宰杀处理,并冷冻了起来。


其实5000条鳗鱼处理之后的鱼肉,也就7吨左右。


海陆丰鳗鱼罐头厂定制的鳗鱼罐头规格,是净含量150克的,固形物不少于65%,即每罐100克鳗鱼肉,7吨鳗鱼肉可以生产7万罐鳗鱼罐头。


按照那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7万罐鳗鱼罐头也就半个月的生产量。


不过后期,养殖场这边扩大规模之后,罐头厂也会满负荷生产的。


江淼并没有得意忘形,他打算继续扩大生产,将养殖场扩大到200亩。


而前段时间招聘的罐头厂管理经理李新华,此时却头疼不已。


罐头厂的四楼是研发区。


经理李新华、食品工程师黄建业、还有公司的厨房李姨,加上几个打下手的员工,正在尝试着油焖鳗鱼。


此时不锈钢方桌上,已经陈列在十几个鳗鱼菜品。


这些鳗鱼菜品并不是李姨做的,而是从市区各个大排档购买打包回来的。


“这份的味道最好,是哪家做的?”李新华看了一眼标签,上面写着:埔边镇南汾村阿雄农家乐。


黄建业拿出手机调出视频:“我拍过他们家的厨房,有他们做鳗鱼的视频。”


众人看了一会,又看向李姨。


“我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一个上午过去了,众人一边做油焖鳗鱼,一边调整用料,一边尝试味道。


直到晚上八点多。


第23次调整后的配方。


李新华漱口之后,夹了一筷子,将裹着棕黄色酱汁的鳗鱼肉送入口中,仔细品味了一会:“这一次味道相差无几。”


其他人也漱口之后,纷纷下筷。


“嗯,确实相差无几,几乎吃不出来太大差别。”


一个光头的中年人员工放下筷子;“还是有一点差别,那家大排档用的是野生的活鳗鱼,我们是用冷冻的鳗鱼,不过有点奇怪的是,我们的鳗鱼好像没有太大的土腥味,你们有没有吃出土腥味?”


李姨摇了摇头:“没有,我平常对土腥味有点敏感,那家大排档的鳗鱼确实有点土腥味,如果不裹着酱汁,或者冷着吃,土腥味应该会非常明显。”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养殖场淘汰的产卵雌鳗虽然被冷冻过,但是由于在繁殖池培养了一个多月,加上江淼专门调配的饲料,导致这些鳗鱼体内的土腥素被消耗得七七八八。


因此这些淘汰的产卵雌鳗,其土腥味会降低到一个极低的程度,加上酱汁的掩盖,哪怕是对土腥味极其敏感的人,也很难感觉到。


李新华想了想:“做一个实验吧!一部分保温、一部分放凉、一部分冷冻再微波炉加热,再拿几份大排档的鳗鱼菜品也一起测试,对比一下情况。”


“也好。”


两个小时后。


众人对比了一下保温状态下、常温放凉后、冷冻再加热后的三种情况,加上5个大排档鳗鱼菜品也是同样的测试。


经过对比之后,他们感受到了明显的差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