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6章 项目代号:《The Ocean》(月底求月票!)(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别说直播间观众了,坐在陆鸣边上的主持人韩东都听懵了。


筑梦的直播部门和赛事部门在一起办公。


虽然也都在景湖范围内,但平时没事儿也不会来总部。


不过大家都在一个公司里,每天口耳相传的听到一些风声,说公司里权力最大、最被老板重视的开发部门,最近越来越癫了。


但他可没想到,已经颠到这种地步了!


他很想转过身去,揪住陆鸣的领子问一问他:‘知不知道大炮是能打死人的??!’


可现在是直播。


所以只能努力控制着表情问:“真的有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吗?”


他委婉地劝说道:“先不说站在船上挨炮,办公室上吊、真刀对砍,是不是太过火了一些?”


通过这段短片,看不清弯刀有没有开刃。


但就算不开刃,这种实心的弯刀要是砸到身上,最轻也得青一块紫一块。


而按照视频里那种——两个人对砍出火花的力量,万一失手,砸个骨裂都有可能!


实在太冒险了!


就不怕受伤,耽误工期吗?


可没想到,面对他委婉的劝说,陆鸣一秒都没犹豫。


他坚定地说:“当然有必要!”


“我们对造梦机的具体机制还不够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感受]可以作为游戏反馈的一部分,加入到开发过程中去。”


“但如果是我们完全没有体会过的感受,全靠凭空臆测去创造,就会严重失真。”


“靠着相似的经验去拼凑,同样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最简单、最高效的做法,就是亲自体验一下!”


“在此基础上调整,才能给玩家带来最完美的体验!”


陆鸣说得义正言辞,满脸都是“一切为了玩家”,似乎全无私心。


韩东一开始也被说服,下意识点了点头。


但他刚要说‘这就没办法了’,就意识到一个“漏洞”——


“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没有必要挨炸吧?!”


“撞击、震动、摇晃、烟尘这些感觉拼起来不行吗?”


“当然可以。”陆鸣并不否认,“但这种拼凑就像用荆条编篮子,总是会有细微的漏洞,平常使用没有任何问题,却不能打水。”


“具体到游戏体验上,就是沉浸感和真实感会差上一点点。”


“但补上这一点点体验需要花掉的时间,比‘编好整个篮子’的工程量都大。”


“相比之下,亲自体验一下就简单多了!”


陆鸣对韩东,也通过摄像机镜头对所有观众,更主要是对筑梦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安保部门和健康部门的同事们,诚恳地说:


“相信我!造几艘船,再登上去炸掉,能获得的[感知资产],价值远远超过投入的成本!”


“哦,[感知资产]是我们自己刚开始用的说法,与[美术资产]、[特效资产]类同。”


这下韩东没话说了。


瞅了几眼弹幕,念出了一条最有代表性的:“有观众问:为了加快工期,强迫员工承受风险,是不是太不把员工当人了?”


陆鸣连忙解释:“没有强制上船的说法!”


“我也会上船!我还会作为船长,站在甲板上亲眼看着火炮开火!”


“员工也是,只有身体素质过关,自己也愿意的,才会上船。”


“再说公司也有高额的人身意外险。”


韩东沉默了。


这个他知道。


他上个月入职筑梦,当时还觉得筑梦真不错,给员工的福利都拉满不说,甚至除了常规的保险,每个人还都标配一份人身意外险。


——原来这玩意儿,防得不是通勤路上出车祸,而是员工自己作死吗???


开发组的人,现在都这么疯了吗?


他好奇,所以就问了:“现在有多少人愿意参加?”


“你问错了。”陆鸣摇摇头。


“什么意思?”韩东不解。


“你应该问:有几个人不想参加?答案是11个。”


“一开始是8个人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诞,生了这个想法,之后很快有人找过来想参加。”


“再然后,想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其他部门的人摸过来想加入。”


“最后我们部门只有11个人没主动要求加入。另外,报名的人里,我们还拒绝了几个身体素质不达标的。”


韩东大开眼界。


现在“开发团队”——至少是[黑旗]这个开发团队,在他眼里已经跟亡命之徒画等号了。


观众们也纷纷表达出相似想法:


“合着现在团队里全是神经病??”


“我好感动,这就是筑梦的企业文化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