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筑有系统面板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组装火箭弹(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的几天,陈泽学聪明了。


心流状态不再是一次开启四十多分钟,而是分成三次开启。


上午开启十分钟,然后按摩半个小时。


下午健身后开启十分钟,按摩两个半小时。


晚上回去之前开启十五分钟,然后到家就睡觉,一觉睡到大天亮。


合理的分配时间。


提高学习和健身的效率。


学习方面就不说了,有着心流状态和属性的加持,他不光把技术吃透了,甚至还通过论文的脉络,编出了一套逻辑自洽的灵光一闪。


现在对他来说,理论基础无比扎实,实验数据随时可以按流程操作,不怕任何人的质疑。


同时,他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了不少,最起码该有的肌肉线条都有了。


腹部的八块腹肌清晰可见,整个人看上去都帅气了不少。


要不是他订购的配件陆续到货,他都不想结束这样的日子。


可惜,事情还是要做的。


来到修理厂。


陈泽走进实验室。


经过一个星期的晾晒通风,水泥和墙壁都已经干了,味道也小了很多。


陈泽在昨天送配件过来的时候,顺便把实验室内的器材配齐了。


不是从系统中购买的。


这批设备必须有来源,一切都必须可追溯。


所以他买的都是最普通的二手器材,有些设备上连数字芯片都没有,主打一个能用就行。


陈泽打开一台网吧淘汰下来,连显卡都没有的电脑,开始编写实验数据。


实验他是没做。


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实验数据,技术资料上对合成路径上的所有细节都记载的很清楚,哪里容易出问题,造成什么后果都写的明明白白。


陈泽只要每天简单的记录一下合成路径上的一些失误就行。


他这又不是正规实验室,不需要把一切都写的那么详细。


反正有这么一份研究过程就可以了。


技术是真的。


理论也没问题。


谁管你是通过多么离谱的实验过程制造出来的。


反正陈泽准备每天写个一两条,持续一个多星期应付了事。


至于真正的合成路径,他是不会写上去的。


陈泽写完今天的实验记录,就进入到一个隔间内。


这个房间里面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架子,还有已经到货的零件。


“开始组装吧,万一有什么问题,还有补救的时间,宜早不宜迟。”


陈泽戴上手套和口罩,开始组装火箭弹。


在大家的认知中,火箭弹组装起来应该很简单。


毕竟它不是导弹,内部没有那么精密,结构也没有那么复杂。


但实际上,组装火箭弹还真就是一个技术活。


别不信。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填装,难度远远超过液体火箭发动机。


懂的都懂。


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药柱设计,那全部都是复杂的几何结构。


为啥要设计的这么麻烦。


主要就是因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在被点燃之后,无法像液体火箭发动机那样通过控制流量来进行动态调节,只能依靠药柱的形状来调节。


这也就是当下药柱被设计的越来越复杂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