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不想取经,只想水群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观音大士:我定是认错了人(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江流儿这边正要诱杀雉都头,可谓机关算尽,险象环生。而远在西天的大雷音寺那边,那些佛陀菩萨们,此刻却满面欢颜。


诸佛、揭谛、阿罗、金刚、菩萨、比丘僧尼等众,今日聚于雷音宝刹。


他们各排两侧,足有数千,有的手执璨金宝盖,有的坐于异宝仙花,有的沐浴功德金光,可谓是佛光幢幢,异象丛生。


位于品莲台上的赫然是现世佛,释迦牟尼。


世人都习惯称他为“世尊如来佛”。


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大金刚、四位菩萨一同散发的佛光异象,皆不如他一人璀璨。


有诗云:


瑞霭漫天竺,虹光拥世尊。


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


“世尊今日灵山讲禅,明示根本,讲解源流。讲的那三乘妙典,属实令我等收获颇多呀!”


一个罗汉感慨万千。


“世尊讲禅时,已有好些时日没这般和谐了。”有一佛陀笑道:“换作以往金蝉子在灵山时,世尊说甚么,他便反驳甚么。还讲些他自认为的歪理邪说,轻慢佛法,属实狂傲。”


另一佛陀道:“说起来,金蝉转世受罚已有多年矣,不知世尊何时将他引渡回雷音宝刹?”


“不回来才好哩,省得哪天世尊讲禅,那金蝉仍昏昏欲睡,甚至反驳世尊。”有罗汉笑道。


他们在议论些甚么,世尊如来佛都能听见。


如来道:“我将金蝉贬凡受难,自有一番思量,他此行不仅是受罚,也是弘扬我佛之法。”


但如来没在此处透露太多,他笑道:“再过些许时日,尔等便知晓金蝉身负何等使命了。”


三千佛陀、五百罗汉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而一些厉害的大佛似乎对此早有所知。


他们只是含笑看着众佛议论,并未参与其中。


这时,观世音道:“世尊,既然众佛提起了轻慢佛法的金蝉子,不如由弟子去寻他一遭,看看如今受尽磨难的他是否已心性悔改了?”


“善!”如来喜道:“便劳驾南海观世音大士了。”


如来取出一镜,道:“此镜对准金蝉转世身,可如千里眼、顺风耳般,将一切所见所闻,一一呈现于灵山大雷音寺中。”


观音大士接过宝镜。


行礼依次道别如来、众佛后,领弟子木吒乘云驾雾,从西贺牛洲一路飞往南赡部洲。


如此距离,若骑马而行,需得骑十年起步,可对于此菩萨来说,一盏茶时间便至了。


观音大士掐指一算,笑道:“金蝉转世之身,就在东边七百里处,我们无需下去与他见面,在天上看看他就可以了。”


木吒道:“是。”


师徒二人又飞了稍许,直至一处山林上方。


从此处俯瞰而下,可见不远处有一座寺庙,寺庙后山不远处,则有一座妖洞。


观音道:“世尊曾说,四方部洲众生善恶各不相同……以我西牛贺州为首善,不贪不杀,养气潜灵;其次为东胜神州;再次北俱芦洲;唯独南赡部洲,贪淫繁多,乃是非恶害。”


“如今一见,果真如此。”观音指着妖洞道:“若在西牛贺州,岂有妖洞胆敢开在寺庙旁?”


木吒附和道:“正是此理!”


观音扫视下方,又道:“我已见到金蝉子了,随我过去探望一番吧!”


师徒二人终于见到如今的金蝉子转世之身。


繁枝茂叶挡不住两对佛眼。


也挡不住宝镜的窥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