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诡

关灯
护眼
字体:
52、石碑祭文(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秀娥闻声欲言又止,转而看向了身边的父亲。


对于那片建筑的来历,白父比她更能说道得明白。


方才一直沉默着的白父,此时抬目远望耸立在白家坟唯一一处高地势上的建筑,他的眼神有些冷:“那是纳兰狗们的祠堂!”


他一打开话匣子,就把自己所知种种,一股脑地倒了出来:“纳兰氏——也就是那拉氏、如今白家坟的京白氏,自来到白家坟定居以后,就先使钱占了那块高坡,往后每年都在坡上加高围墙,修筑他们的纳兰祠堂。


据老一辈的人所说,那片高坡就是整个白家坟最精华的风水所在。


正是因为纳兰氏占了那片高坡,才导致边白氏从此一蹶不振!


但后来有边白氏的人偷偷请了人来看,来人说那片高坡位置于生人而言,实则是大为不利。


那片高坡,是这片山峦‘病龙登仙楼’风水局中,最核心的‘仙楼’位置所在!


传说死人葬在仙楼里,仙楼都能抬着他的尸体一步登天,起死回生!”


说到这里,白父的神色显得有些古怪:“其实远在京城享受富贵的纳兰氏,之所以会忽然逃往青衣镇这样苦寒之地,藏去姓氏,隐在白家坟之中,传闻是因为白家坟实则是一座前清皇妃的坟冢。


那位前清皇妃据说就姓那拉氏,她因事隐秘前往此地,最终在此地病故。


当时天气炎热,不好将她的尸身再运回京城,便就地安葬在了这‘病龙登仙楼’的风水局中。


那片高坡,其实是那前清妃子坟头上的坟土。”


“清廷对宫闱之事从来讳莫如深,后宫妃嫔管理极为严格。


一个前清皇妃,竟然能出离皇宫,甚至离开京城,来到青衣镇这边?”周昌皱了皱眉,他觉得白父提及的这些传闻,委实有些超出常识了。


白父无所谓地摇了摇头:“真不真谁知道?反正人们都是这样传的。


而且,几百年前温家家祖‘温永盛’,还特意往白家坟来了一趟,拜祭了京白氏的祠堂,送了一块牌匾,一块石碑。


那石碑从前就竖在白家坟的村口。


牌匾或许也藏在祠堂里,石碑上都有温老祖对于前清皇妃的凭吊祭文。”


“哦?”周昌神色讶然,“我进村子的时候,怎么没在村口见到那块石碑?”


“我也从没见过,只是听别人这样说过。”白父说道,“那块石碑应该是后来人把它挖走了,也或者是有了被损毁了,从此不知所踪了罢。


但也有些住在村口的村民说,偶尔起夜的时候,还能看到村口的位置,竖着石碑的影子。


要是我们从那边经过,说不定真能看到那块石碑。”


周昌对白父所言不作回应,他深深地看了那高坡上的祠堂一眼,道一句:“走了。”


便首先迈开步子,往黑暗深处走去。


白秀娥、白父跟在其后,匆匆而行。


如此走了小半刻时间,通往那条崎岖山道的白家坟村口便在前头的黑暗里若隐若现了。


周昌仔细看了看那村口附近,并没有看到那块温老祖立下的石碑。


他挪开目光,内心愈发觉得白父先前所说,应当只是一个传言而已。


然而,当他再抬头往村口那边看时,陡然间发现,原本空无一物的平地上,不知何时耸立起了一块漆黑的石碑,白惨惨的月光投照在那石碑上,却未在石碑前头留下一丝阴影。


“石碑……”


白父瞳孔缩了缩,惊诧地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


他都未有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之言,此时竟然成真!


周昌快步走到那块漆黑石碑前,石碑上,果然有一篇祭文。


祭文以‘祭皇清世宗宪皇帝、孝肃贵妃’为抬头标题,落款正是‘温永盛’三个字!


隐约月光投影在‘温永盛’三个字上,浸染着刻字周遭的斑驳石壳裂纹,那些裂纹交相连接着,隐隐的好似形成了‘草头龙’三个古老篆字。


而周昌抬目看到温永盛这篇祭文正文的第一行字时,便瞳孔紧缩!


只因其上赫然写着:


“呜呼!自世宗宪皇帝头颅为乱臣贼子割窃至今数十年有余,幸有宗庙社稷庇佑,使孝肃贵妃终于寻得世宗宪皇帝之首级,同葬于此……”


清世宗宪皇帝,即为雍正。


依这篇蹩脚的祭文所称,雍正亡命之时,头颅不在项上,而是被割窃走了!


此后数十年,雍正的孝肃贵妃才终于寻得其首级,不知为何,要与其首级,共同安葬在这白家坟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