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水墨世界,莫要回头(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广法司,明镜堂。


杀人后,王琅当场气行逆海,将自己弄成重伤,并表示等处理完家事,会自愿入狱,自封法力,入矿场劳作一载,算是对朝廷法度有个交代。


这场审理将近尾声。


事已至此,海奉明没再追究王琅之罪,大玄百家争鸣,是好事也是坏事。


虽在神朝调停下求同存异,矛盾有些缓和,但某些方面依旧争端激烈,主张截然不同,各行其道,法有法理,儒说儒学,故而,法度定得不太死。


像王琅便抓住了这个漏洞。


海奉明不能再逼迫,太得理不饶人,容易适得其反,能让王晟以死谢罪,他已经满意。更何况这方世界归根结底,强者为尊,法律公正建立在拳头之上。


王琅离开。


众多看客散去。


在场练气起身挪步。


海奉明对玄虚行法家礼,善意道:“法力好修,本心难渡,此番多亏玄明真人之言才点醒海某,令我重拾初心,请真人回山后转达海某谢意,来日定亲自登山拜谢。”


“大人言重了,行于山林,儒者见智,道人看道,法修观法,论对法的了解,师兄远不及大人,这回不过是恰逢其会,送了一个引子,大人能有所获,是大人本心如此……”


玄虚还礼,实话实说。


哪怕他敬重师兄,觉得十六个大字不错,也不会违心认为师兄比海大人于法理上造诣更深,就像他说的,不过是抛砖引玉。


玄虚走后,案桌前,海奉明挥袖,十六个大字脱离纸张,朝一处方向飞去。


广法司门外,玄虚带长安子四人刚跨出大门,便听到喊声,人群骚动。


下了台阶,好奇望去,广法司外墙上缓缓凸出玄明师兄赠予的十六个大字,竖行排列,每排四字,一共四行,格外醒目。


于深夜里绽放法光,交织法理,弥漫一股凛然正气,更显露异象,化为矛盾。


遵纪守法,法为盾。


违法乱纪,法成矛。


一刚一柔,皆可护民。


“海大人好气魄!”


旁边楚氏族老赞道。


将这十六大字镌刻墙上,昭告世人,彰显决心,海奉明不愧是圣胎境法修。


“经此一事,只要海大人熬过刁难,有其坐镇,风阳郡风气与治安必将焕然一新,百姓有福了。”


玄虚笑道。


楚氏族老赞同。


两人交谈片刻,玄虚婉拒了楚氏邀约,叮嘱长安子四人一番,走出风阳郡,乘鹤离去,迎朝阳而来,披明月而归。


长辈们离去。


楚氏年轻一代与长安子四人相约仙客来,品酒庆贺,当然,楚云飞做东。


———


广法司,一座宅院前。


脱下官服,换上常服的海奉明行至门外,踌躇不前,直到院内传来一道催促声:“在门外犹犹豫豫作甚,还不赶紧进来,莫非等我亲自请你不成?”


摇头苦笑,海奉明深吸口气,推开圆满,迈步而进,入目处水墨丹青:


凉亭一座、砚湖一片、房舍三间、一株巨大墨梅参天而立,主干有磨盘粗,冠如华盖,遮蔽半个院落,树上墨梅万朵,树下身着水墨衣袍的俊秀青年正于桌案上挥毫泼墨。


海奉明双手交错,掌心上下相对,行法家弟子礼,恭敬道:“晚辈见过前辈,特意赔礼而来。”


不在意地挥挥手,让海奉明起身,青年头也不抬,问道:“你依律执法,为民做主,何错之有?本君传音,让你放王晟一条生路,不过是善意提醒,怕你得罪王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