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一万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歪理(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段誉听到虚竹的话,不知道是想笑,还是想怒。


真是满嘴胡说八道!


“佛祖说四谛。”段誉又要与虚竹争辩:“第一是苦谛,第二是集谛,第三是……”


虚竹打断了段誉的话:“居士,那是释迦摩尼的感悟,不是他的修行。”


“佛祖的感悟,不就是修行吗?”段誉感觉自己的鼻子都气歪了。


“居士,你知道麦麸,吃过麦麸粥吗?”虚竹忽然说道。


“什么?”段誉一愣,不知道虚竹忽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虚竹认真的说:“麦麸,是小麦磨成面粉后剩下来的东西,吃起来刮嗓子,很难吃。”


“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吃不到。偶尔有一次机会,好不容易吃到一碗麦麸做的粥,那些人只会感慨麦麸粥真好吃。”


“而居士这样的人,怕是连这种食物都未听说过。”


段誉自幼生活在大理王宫之中,还真不知道麦麸是什么东西。


“所以居士自然难以理解‘麦麸真好吃’这句话。等居士自己去尝了尝麦麸之后,就会觉得说出‘麦麸真好吃’这个人有毛病。”


“如果说出这句话的是释迦摩尼,那么居士就会认为自己错了。”


“因为,佛祖怎么能错呢?”


“居士就会强行理解‘麦麸到底哪里好吃’,为什么麦麸佛祖觉得好吃,我觉得不好吃。”


“居士就会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觉得‘麦麸好吃’,从而让自己觉得自己好像理解佛祖了!”


“麦麸真的好吃吗?是居士错了吗?是佛祖错了吗?”


“都不是,只是因为人所在的地位、环境不同而已。”


“就像居士你对一个乞丐说,鹿尾熊掌真好吃。乞丐无法理解鹿尾熊掌的味道,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味道。”


“所以,四谛是释迦摩尼成佛之后的感悟,并不是他修行的感悟。”


“以四谛理解释迦摩尼,理解佛,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镜月而已!”


虚竹说完了,段誉却愣住了。


不是因为虚竹说的没有道理,而是说太有道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位置就无法说出那句话。


饱汉子不知饥汉子饿。


饱汉子吃饱了对饥饿的人,吃肉有什么意思,不吃了!


饥饿的人难以理解。


释迦摩尼一个太子对人生产生困惑,与乞丐挨饿对人生产生困惑能一样吗?


段誉与乞丐之间有巨大的鸿沟,与佛祖之间也有巨大的鸿沟。


他理解乞丐的话,与理解佛祖的话是一样的。


不是他们有问题,不是他们的话有问题,而是位置不同。


“但居士乃是大理世子,天生具有佛缘。”虚竹看着段誉说:“等到居士生活圆满,有妻儿之后,感受到人生无常,萌发人生困惑之后,就可踏入‘苦修路’了。”


“以身无分文之态,在世间苦修多年,见过人生百态,走过无数坎坷之后,世子心中仿佛有个感悟,不吐不快。”


“此时世子就可以进入到了‘觉悟路’了。”


“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想法,总结、归纳,再抓住那冥冥之中的感悟。世子就成为了觉者。”


“就成了佛!”


“千万别学你的那些叔父,放弃王位与荣华富贵,以为进入了天龙寺修行就可以成为高僧。”


虚竹冷笑一声说:“他们看到众生,并未萌发困惑,也未经过苦修,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