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求追读)(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鄱阳县,此地以上乘富饶得名。


祝氏族地。


身为二品士族,祝氏在朝中有十余人当官,官位高者,有御史中丞,中书侍郎,豫章太守。


祝英台的父亲祝公远,正是朝廷中书侍郎,虽是五品官职,但因为闲散清官,故而和四品武职、浊官相当。


士族当官,并非品级越高越好,其中门道颇深。


祝家后宅。


一身着水绿儒裙的女子缓行花园,团扇遮面,环佩不响,一副名门士女模样。


忽然,身前飞过一只蝴蝶。


士女“显出原形”,放下团扇,露出精致绝美的五官,面容是士族女子时下流行的额黄妆,庄严如佛像,典雅而绝美。


“抓住它!”


少女扑蝶,环佩叮当作响。


“小姐!!”侍女在背后追赶,“小心点,夫人会骂的。”


祝英台没扑到蝶,反而累出一身香汗,靠在栏杆上大口喘气。


“雨婷,你急什么?夫人又不骂你。”祝英台笑道,“呼,好久没这么动了。”


说着说着,祝英台情绪低落起来。


团扇面没有图案,唯有两行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两个多月来,祝英台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如果梁岳登门拜访,那她就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


反正不管他信不信。


娇憨少女罕见地惆怅起来,本应是活泼的年纪,能够露出如此情绪,唯有感情之事了。


身处低落情绪中的祝英台,并没有注意到一名中年美妇靠近。


看着团扇上的诗句,妇人似有刹那间的恍惚,神色变得冷漠。


“死了这条心吧,他不会来的!”


祝英台一惊,转过身,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母亲,你怎么知道……”


“你是我怀胎九月生出来,岂能不知道你想什么?都怪我,不应该把你送到太湖书院。以后别出门了,留在家里等着你爹爹安排。”


“我不管,我就要等他拜访,娘亲……”祝英台同小时候一般,抱着母亲的胳膊撒娇。


这次行不通了。


祝母冷声道:


“你是个傻子,他是个聪明人,如果他是个理智的人,一定明白寒门与士族的差距。”


之前打听过祝英台在书院的事,对这个小有才名的年轻人颇有印象,但这点才华还不够。


……


柳庄坞堡。


又是新的一日。


梁岳演练八禽功。


行功罢,两人喝茶赏湖。


石泉子忽然开口,说:“山伯,你可知当日端午飞渡,祝英台所唱的那首歌?”


“知道,听不懂,应该是古越方言。”梁岳印象深刻,这首歌很好听。


“老夫能听懂,此乃古楚国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我明白了。”梁岳霍然起身,眼神发亮,目光坚定。


刹那间,心境圆满,灵台澄明。


体内真气运转速度加快了不少,遵从本心方是正道。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古井无波不是潇洒,弃情绝念不是修仙。


宁阳子那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两千年太久,先过好这一世。


“下个月,出发豫章!”


石泉子忽然想起什么,说:“话说回来,我知道豫章有一块道家古地,或许对你有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