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三等士族,山阴梁氏 (加更求月票)(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果真能增产三成?曲辕犁只要一人一牛?”


“然也。”


谢玄来回踱步,至于马德罪证都不管了,颁发个搜查令让他们自己查便是。


这齐民术可不同。


北方连年战乱,流民多到发指,连带南方农民也被迫逃荒。


甚至朝廷还希望看到这些流民稍微造反,也好清理这些人口。


如今这本书的曲辕犁技术,以及良种选取的方法出来,或许可以让民力增强不少。


以往耕地需要两人两牛,曲辕犁出现之后,原先两人两牛可以耕种两倍的土地。


除此之外,还有水排筒车制作之法。


书中所说“生产效率”提高,便是如此。


“好你个山伯,看似闲云野鹤,出手一鸣惊人。”谢玄打趣道,“你既然无欲无求,为何却做了那么多事?”


本以为这小子和其他士人一样,一心只想清闲,未曾想搞了一个大的。


写这本农书,私底下肯定下了不少苦功。


“在下所图不大,只想看田里稻子成熟,百姓安居乐业罢了。”


“这还不大?”谢玄苦笑,“年后我立即安排人手推行此法,先在会稽试一试,此成之后,再上书朝廷。”


“不过你是寒门出身,官位可能不会太高,也就是你说的六品散职。”


谢玄脸上挂不住,也觉得有些对不住梁岳,毕竟此事对于谢氏益处较大,朝中又能多出不少谢氏弟子。


毕竟他不是当初执掌北府军的大都督了。


“无妨,此职正好。”梁岳连连摆手。


谢玄想了想,说:“或许,我可以为你争取一个关内侯。”


在大晋朝,列侯不再像秦汉时期那般地位颇高,大多数成为大臣们巩固权力的“配件”,除非是像谢玄这种“公”,否则人们一般称呼官爵。


更别说没有封地的关内侯了。


但怎么说也是个侯,政治地位不一样,如果梁岳想要名声,这个关内侯最好不过。


两人商量了具体细节。


“这耕种之法推行,我推荐上虞县令之子徐羡之,始宁土族林坚。”


“好,我向朝廷举荐,徐羡之诸暨县令、林坚会稽长史。负责安置流民,开荒耕地。”


事情安排下来,两人只顾饮酒聊天,谈论山水田园。


侍女煮上青梅酒,搭配蜜饯瓜果点心。


好不自在。


“官场污浊,明年这太守我也不当了,闲云野鹤,逍遥自在。”


“你去哪?”


“柳庄不错,闲去坐坐。”谢玄挺喜欢柳庄自在的氛围,没有门阀大族那般等级森严。


“随时欢迎。”


梁岳汗流浃背,怎么一个个都要去柳庄?


估计人家也是客气一说。


“封侯非我意,当年我亦是员外郎,若不是安石叔点将,出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国相、都督江北诸军事,岂能立下江左霸业。”


谢玄醉眼朦胧,提起一生高光,眼角掩盖不住笑意,嘴上谦虚道::“当然,并不是员外郎不好,也是为国效力嘛。”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功。任谁也不能淡然处之。


“山伯,如果你愿意出仕,谢家资源任你取用,十年内,官拜上三品。我有一侄女……”


谢玄招揽之意展露无疑,他眼光毒辣,看出此人虚实;若为谢家屏障,可保谢氏三十年太平。


“多谢好意,在下文不能安邦,武无法定国。阁下还是另请高明吧。况且在下已经心有所属,不能背信弃义……”


若是换成其他人,不得乐疯了。


但梁岳知道免费的礼物往往蕴含高昂的代价。


世俗方面只是枝叶,不为功名而劳心,功业而奋斗。


有个不大不小的成就,在史书上占据平平无奇一句话,而后盖棺定论即可。


“也罢。”谢玄叹息一声。


两人告别离开。


梁岳踏上归途,路在脚下,青山在侧。


三日后,马德私藏兵器欲谋反,刘充带兵诛灭马德部曲,马家元气大伤。


高门震撼,虽名正言顺,但刘充不为士族所喜。


十日后、徐羡之、林坚开始开荒大业。


梁岳又再一次脱身幕后,世俗杂务丢给了刘充谢玄、以及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


谢玄亲自出手,六品散官已成定局,关内侯正在招手。


三等士族通常担任六七品左右官职。


梁岳算是够到三等士族的资格。


此后,可称山阴梁氏。


(加更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