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华娱三十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再见许情,利用许情!(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康建民其实已经是一个优秀的中国电影人了。


他真不是那种素位尸餐的家伙。


他在潇湘厂当厂长,实实在在的主持了好几部不错的片子。


不光是《那山那人那狗》。


后来的《国歌》也是他力主的。


电影是不错,可钱呢?


毛都没看着!


在马寻的记忆中,这部《那山那人那狗》。


当时在日本取得的成功,给中国电影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岛国那边,人家真的很会营销。


前期推这个作家,让作家先有名气。


之后上映了,又搞吹捧,数不清的电影界名人送上好评。


再后来,干脆把海报做到日本的邮局里。


咱就是说,日本那些邮递员,他们干活哪有这部电影里的父亲这么辛苦?


电影里的父亲。


一走就是三天。


一走就是200多里的山路!


他是用一双脚走的!


可岛国邮递员就是舔着个大脸说:


电影里的父亲是我们邮递员的形象代表!


卧槽!


睁眼说瞎话!


比我马寻还能忽悠!


这还没完。


再后来还出了邮票!


刘叶在日本那么火,就因为他的脸出现在日本邮票上。


这个岛国几十年后依旧还有很多人邮寄信件呢。


邮票约等于三点五英寸软盘。


还有,岩波影院这个电影院就很特别。


上映的电影都是佳作,而且,上映时间都是很长的,一般都是一两年。


这真是一系列的丝滑小连招。


每一招都对电影票房起到了正向影响。


怎么会不成功呢。


还要有一个细节。


我们国内电影人看到这一套连招的时候。


已经是2002年了!


也就是说,下个世纪初年,我们中国电影人看到隔壁为了一部电影,搞出了这么多的手段。


还是大受震撼!


现在是1997年。


我们大陆这边电影人,对电影市场的理解。


就是婴儿级别的。


马寻这次跟康建民聊过之后。


他就有一种感觉。


我马某人简直是降维打击!


马寻也不过是说一下,应该先运作原著小说,先让作者出名。


看看康建民那个表情。


他脑子里就没有营销的概念!


如此局面……


马寻生气了吗?


没有!


这不正是我的大好机会嘛!


现在,这部《那山那人那狗》已经落在我马寻的手上了。


那就让我来一套丝滑小连招吧!


我肯定能让这部电影在我们国内火起来!


日本当然也要去。


可这回,绝对不能让日本片商赚那么大的便宜!


而且,马寻其实已经开始了。


让康建民去力推小说以及彭建明这个作者。


就是马寻的起手式!


之后的选秀,寻找‘湘江女孩’。


这是第二招!


没错,不经意间,马寻已经出了两招。


但这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


日本那边怎么搞的?


他们把这部电影的海报挂到邮局里了!


有样学样呗。


马寻也打算跟邮政系统搞一些事情。


做个互动,或者什么活动。


电影里的父亲,其实真的有原型。


山区的邮递员就是他这样的。


但,这需要关系。


于是,马寻就找孙冬海提了这事儿。


“啊?邮政系统啊?兄弟,这个我真帮不上忙,真没认识的人啊。”


“孙冬海,你小子以前怎么吹牛逼的没忘吧?说什么大院你都熟。”


“兄弟,我,我错了行不?我跟你承认错误。但,大院多的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也不是谁都认识呀。”


“那你以后就少吹点儿牛逼。”


“行行,我以后少吹。对了,你也大院的嘛,这事儿你自己找找人呗。”


操蛋!


孙冬海这回不仅不帮忙。


而且,就听他的这个话,好像对马寻大院子弟的身份也产生了怀疑。


不妙啊!


“好!老子这回自己把事儿办了!到时候火了,你小子别眼气!”


马寻这话很硬气,可实际上有些虚。


还好,孙冬海没多想,只是哈哈一笑。


显然,他根本不信《那山》这样的电影能赚钱。


这货要南下,《新上海滩》得分钱了。


而且,孙冬海对钟真那对儿柰子还念念不忘的。


马寻当然不去。


《官人我要》这套阵容,对他没啥吸引力。


除非龙五出《玉女心经》的阵容。


还不能是大嘴其。


于是,二人分道扬镳。


一个南下,一个北上。


但,马寻却无形中多了压力。


《那山那人那狗》这部电影他必须要搞好。


而且,还必须要跟邮政系统来一次合作。


若不然,孙冬海可能会产生一些怀疑。


这事儿可就有些难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