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地下网络(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不过当时自己压根就没往这方面去想,所以被他在繁重而枯燥的劳作中给忽略掉了。


但耿煊只是想了想,就放弃了挖掘验证的念头,而是举起火炬继续往前探去。


耿煊默默数着自己的步数。


当他再一次站定,看着头顶上方,心中有一股明悟:“这上面应该就在是常平坊的大门附近。”


耿煊只站了片刻,便继续向前。


又走了一阵,估算着即将进入集市范围时,耿煊再次站定。


只因他再一次走到了隧洞尽头。


前方,再次被人封得严严实实。


乍看上去,这隧洞就是一条简而短的“线段”,两端都明明白白。


但耿煊却举着火炬在这“尽头”站了许久。


最简单的做法,自然就是将这封堵处重新挖通,对他来说,这很容易就能完成。


但耿煊只是稍微想了想,便决定不动这封堵口,不去破坏它。


但他也没有就此停下探索,转身返回。


他先是仔细确认了一下周围情况,将之印入心中,而后,耿煊将火把熄灭,隧洞陷入彻底的黑暗静寂之中。


但已将周围情况清晰印入心中的耿煊一点都不慌张,反而蹲在岩壁一角快速挖掘起来。


很快,一个只能供他一人蛇行向前的狭小地洞便出现在他身前。


他一边快速挖掘,身形一边在其中无声前行。


半个小时后。


一个黑暗寂静的隧洞中,侧壁忽然悄无声息的钻出一根手指。


然后,这根手指轻轻的收了回去,若是有存在能黑暗视物,并察觉此处异常,就可发现,那根手指虽然收了回去,但那小小的窟窿后面,有一只耳朵却悄悄地贴了上去,似在仔细听取外面的动静。


隧洞之中,静谧黑暗依旧。


在那贴了一只耳朵的窟窿周围,悄无声息的有更多手指钻出。


而后,一块椭圆的岩壁无声脱落,被十根手指轻轻托举着轻轻向前递送。


一个匍匐而行的身影如蛇一般从刚好能容身通过的洞中钻出。


这身影轻轻落在地上,反手就将手中如盘一般的岩壁放回原位。


除非打着火把凑近了仔细观察,不然根本无法发现那细微的异常。


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耿煊在适应了一阵之后,发现现在所在隧洞,并非绝对的黑暗。


仔细留心才会发现,头顶上方的一些区域,居然有极淡的光线透了进来。


不需要任何照明之物,凭他过人的目力,就已能将隧洞中的情况看清个大概。


耿煊发现,自己现在同样处于一条隧洞之中。


他在一处区域同样找到了人为封堵的痕迹,这就对应上了。


耿煊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个由两条隧洞组成的“丁”字形岔口。


只不过,这原本相通的两条隧洞,下竖的这一条被人为封堵住了,从交汇处往下,有超过三十米的区域被彻底堵死。


“丁”字形岔路变成了“一”字形的通道。


耿煊站在这“一”字通道中,稍微感受了一阵,因为缺乏地面参照校正,他已不能准确判断两个方向通向哪里,但大致还是可以看出,一个方向通向集市之外,而一个方向则通向集市之内。


耿煊稍微想了想,便向通往康乐集内的方向轻手轻脚的走去。


他心中默数步数,走了大约五百米,耿煊发现,又一个“丁”字形分叉口出现。


耿煊想了想,为了避免在地下彻底转晕了向,找不到回去的路,他决定后面凡是遇到岔口就选择右侧。


且最多再遭遇两个岔口,自己就必须停止探索,立刻返回。


做出选择后,耿煊拐入右侧。


地面明显有所上升,偶尔甚至能够看见一个大约巴掌大的开孔直通地面。


虽然依旧昏暗,但对耿煊来说,基本已经可以做到二十步之内都可清晰视物。


便是换一个人,三五步之内也可看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耿煊判断,此刻自己所在之地距离地面已不足十米。


而后,在不到五百步之内,他又接连遇到两个“丁”字形岔路口。


隧洞高度还在不断抬升,距离地面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隧洞也越来越不像是“洞”,反倒像是一个个房间。


就像车厢一样,宽高都在正常范畴内,长度却颇为夸张,像是一条条长长的甬道。


耿煊脑海中回想起那一个个“丁”字形岔路,回想起一路走来所见的种种,他的心中震撼不已。


他感觉自己不小心进入了一个地下网络,而自己现在接触到的,不过是这个网络的冰山一角。


“这次就这样吧。”


耿煊准备结束这一次的探索,沿着原路悄悄返回。


可就在这时,隐约之间,一道孩童的哭声传入他耳中。


耿煊脚步一顿,心中犹豫了一下,便循着哭声传来的方向轻手轻脚的摸了过去。


而后,耿煊向前行了大约三百米左右,中途又经过一个岔路口。


随着走近,哭声越来越清晰,耿煊也渐渐意识到,那并不是一个小孩在哭,而是好多个。


耿煊还看到了摇曳的火光。


他缓了缓,然后慢慢的摸了过去。


藏身在阴影中,耿煊循着哭声看去,瞬间心脏狂跳不止。


一个比正常房间大不少的地下空间,中央放着一个铁锅,下面燃烧着柴火,将周围照得明亮。


旁边,放着五六个铁笼子。


每个铁笼子里,都关着一个小孩。


其中一个小孩,也是哭声最响亮的那个,耿煊在看清其模样时,心跳忍不住缓了半拍。


这小孩他认识,就是那个有过一面之缘,走丢之后他母亲还闹出了不小动静的小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