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就该是这样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黎明前夕。


“喔哦哦~~~~”


谷中有大公鸡在打鸣,陶渊明也在这鸡鸣声中醒了过来。


昨天晚上醉得早睡得也早,即便此刻才刚刚鸡鸣,天色也十分昏暗,但陶渊明的只觉得这一觉睡得十分舒心。


这六七天住在谷中,陶渊明大概也明白,如今初春天气尚寒,谷中生活安逸,人们不会起得太早,这会大概都在睡着呢。


陶渊明裹着被子躺在床上,轻轻舒出一口气。


“嗬......”


真是好地方啊!


透过窗户眼能见到外头已经微微泛白,应该是将要日升,屋内也能清晰视物。


陶渊明侧过身子,看到了那边桌案上居然还有笔墨纸砚。


哦是了,这里应该是这家孩子的寝屋!


穆老爷子家三间卧房,一间客房一直是刘宏宇住着,陶渊明留宿,自然是孙儿的屋子让他睡,孩童则和爷爷挤一挤。


陶渊明本想再眯一会,但想起这几天的事,犹豫一下还是立刻坐了起来。


谷中之人热情好客,自己每每要离去,却都盛情相邀难以推辞,留完一顿又一顿,留完一天又一天......


不可如此了,今日就走,路途遥远,需得早起!


记得来时可是舟船顺水用去大半天的,回去应该是逆水,应该更久。


这么想着,陶渊明摸黑穿戴整齐,随后开门去找穆老爷子道别。


只是一出门,陶渊明发现院子里十分安静,或者说整个谷中都很安静,仿佛除了他,一切都还在安眠。


陶渊明在门口站了一会,放弃了吵醒别人的想法,随后回到屋中,走到了桌案边。


桌案上文房四宝俱全,一个孩童的屋子,桌上居然用着这么好的纸,谷中生活之美可见一斑!


谷中好悠闲,日上三竿尚幽眠,不可打搅,也不能不辞而别,便留书一封吧!


思绪流转之间,陶渊明开始磨墨,随后提笔沾墨留书。


其实也不是只有怕吵醒别人和路远应该早起的矛盾。


陶渊明实在是太了解自己了,这谷中如此安逸宁静,人人良善,又有美酒美食,别人拿着好酒一留,他准经不住诱惑。


自己留书而去,相信廷温先生和子安先生他们是能够理解的。


“诸位尊长与友人钧鉴:谷中逍遥令人艳羡,余盘桓数日,享其盛情,醉眠觉惊奇,又醒喜非梦,流连而忘返也......此造化钟灵之地,古风不坠之所,与人交往,亦如煦日晨风,相伴日浅,结情深重,相见恨晚,然终有一别......吾自知优柔,恐恋而难归,久之则怠志,又恐扰人清幽,乱先秦之序,遂自行离去,愿诸位恕渊明不辞而别之过也......”


陶渊明是一边感叹一边写,放下笔的时候也不由露出笑容。


又过去一会,陶渊明悄悄走出了屋子,见天边已经隐现朝霞,他紧了紧衣衫,提上谷中人所赠的一些东西在院门的轻开轻合中离开,没有惊动其他人。


隐仙谷中的人,还真没有起得太早的习惯,即便以前有,但在这谷中安逸之下,也没必要初春时节起来受冻。


陶渊明走在谷中道路上,只是偶尔能远远近近瞧见零星一些早起的人。


路上几度犹豫,陶渊明还是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怕到时候惊扰到谷中人的清梦。


待到再次回到入谷时候的那狭长山峡,天色又亮了几分,晓星残月也已经都隐没在了朝阳霞光之下。


陶渊明回过头,准备再看一眼这隐仙谷,结果却被一个大脑袋吓了一跳。


“哎呦......”


等看清楚身后之人后,陶渊明顿时瞪大了眼睛。


“刘公子?你......你什么时候跟上来的?”


刘宏宇咧着嘴笑。


“元亮先生,您出门的时候我就跟着了,我知道您一定早就发现我了!”


这段时间,刘宏宇想方设法,或明示或暗示,想将自己天命人的身份告诉陶渊明,但后者总是一副不知情的样子。


因为有之前和庄霖对话时的冲动表现,刘宏宇自我反思之下,至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而且刘宏宇也懂,这就叫考验!


但只要他跟随在师尊身边,自有收徒传法之时!


刘宏宇已经认定了陶渊明就是自己的隐世仙师,毕竟上天的这提示再明显不过了!


而此刻陶渊明笑着摇了摇头,向着刘宏宇拱手作揖。


“既如此,陶某便于此处向刘公子告别,也希望你代我向谷中人问好,他日有缘,我定会再访!”


陶渊明以为刘宏宇是来送别的,但显然后者不是这么想的。


“元亮先生,我是来和您一起走的,您忘了,我也是外头来的啊,总是要出去的!”


“噢噢,是了是了,陶某差点忘了!”


刘宏宇这段时间对陶渊明极为殷勤,后者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呢,只是一时之间没想起来这一茬而已。


“我本就是巧合来此,如今身体康健,也不想打扰谷中清净了,正好同元亮先生一同离去!若是先生不嫌弃,我跟随您身边照顾您也行!”


“哎哎,这使不得......”


陶渊明前头还拍头恍然,这会就连连摆手,而刘宏宇立刻开口说道:


“那我未能寻到家人的时候,暂时跟在您身边可好?”


陶渊明微微皱眉,看了看隐仙谷中,又看向一脸恳切的刘宏宇。


回想起这位刘公子的情况,听说是被水冲到谷中的,害了失魂症,忘了家人家乡,而这种病症,有时候确实是要主动去寻去探才好一些。


这段时间,刘公子对我如此照顾,定也是开始就存了请我带他寻亲的念头,毕竟谷中人是没有谁想出去的......


罢了!


陶渊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好吧,那你与我一同离去,对了,你可曾道别谷中之人?”


刘宏宇露出灿烂笑容,求仙哪是容易事,师父收弟子,肯定会考验心性暗中观察,反正我只要死皮赖脸留在他身边,迟早他就会明白我是天命人!


“放心吧,我留书了!”


陶渊明微笑点头。


“既如此,便走吧!”


说话间,两人结伴而行,在最后看了几眼谷中景色之后,一起顺着那狭窄山峡离去。


一阵前行出了山峡,外面就是外谷的果林区域,而这一片区域都是桃树,如今桃花开得正盛。


两人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前行,晨光之中,旁边的桃花随风而落,很有梦幻般的感觉。


不消片刻,那艘被陶渊明拴在河边树上的小舟就被发现。


两人登船顺着水道离去,却发现越往前雾气还变大了。


为了防止迷途,或者为了防止以后找不到这里,但每隔一段路,陶渊明都会停船,或在水边,或上岸寻树,与刘宏宇一起做好一些标记。


过去上学时候的记忆浮现在刘宏宇脑海,知道《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确实有做标记的这么一段描写。


可是为什么,后来找不到桃源了呢?


仙师也需要做标记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