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笨点是福(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极少有腊肉这种乡下不少见,却能到省城翻几倍价格出售的货物,而且还很受欢迎的到处都能卖掉。


如果不是在税务大院听说案例,让卫东也绝对想不到这条独特的发财之路。


比卖鸡鸭鱼羊都要利润丰厚。


这回就轻车熟路了。


背着背篓的两个年轻人坐“高档”的江轮,反而避开了小偷小摸跟治安检查。


让卫东更发现选择只停两三个港口的直达轮,更快更少查验,票价却一样。


抵达之后才早上七点过,他甚至都不进城,按照那个食堂采购的指路方向立刻乘过江渡轮到对岸那片密密麻麻的工厂区。


果然轻而易举的拆成二三十斤的分别卖给那些厂矿食堂。


这边的工厂规模比他第一次卖货的街道工厂大多了。


印染厂、棉纺厂、卷烟厂、印刷厂、丝绸厂、机械厂整片都挨着。


而且尽是那种带家属区、医院、甚至学校、幼儿园的国营大厂,肯定上千人都不止。


厂区里面还有商店、理发店、澡堂。


这年月的工厂门口往往也没保安,随便进。


带着狗蛋的好处就是随便找个旮旯角灌木丛,俩肉包子就能让他一动不动带着大量腊肉蹲守在里面。


让卫东只用带一点去交易。


哪怕被保卫科问住,也能拿出诊断书说只是卖一点求医疗费,哪家厂的谁谁谁建议他拿过来卖。


量不大,这事儿就明显不会被上纲上线。


结果进进出出好几家工厂卖完东西,让卫东带着热乎乎的千把元现金和几十斤粮票,顺便在人家厂区商店逛了逛。


这种一般叫便民商店或者劳动服务公司,前者是卖点日常小百货,后者就跟这家厂的产品有关了,超级便宜!


譬如那些印染厂的花布,纺织厂的床单被套衣服,都敞开了卖。


尤其是丝绸厂有那种丝绵被芯,有别于普通家庭的棉花芯,纯蚕丝被芯已经算是高档货。


以前在税务大院都没几家用得起,但冬天保暖效果堪比鸭绒被!


轻飘飘的裹身上跟火炉一样。


可四十块钱的蚕丝绒被芯,已经等于是城里医生一个月的工资,换算到三四十年后,医生一个月工资才买这么一床的消费得多高档了。


妥妥的属于奢侈品!


可这还仅仅是出厂价。


让卫东拼命眨巴眼,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阿里巴巴的藏宝洞。


至于几毛钱一米的花布,几块钱的床单被套,那就更便宜了,堆在各种劳动服务公司里无人问津。


计划经济时代,这些厂子都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除了上级来统购统销,做得越多仓库就挤压越多,还不知道怎么卖。


哪怕八几年天天喊改革开放,厂家也只会派业务员出去无头苍蝇似的找买家。


就看能不能和同样无头苍蝇的市场需求恰好遇上。


没互联网的时代,可不会搜一下就什么信息都显示出来。


甚至偌大个城市,来去走动的工人,都没几个人想着拿出去卖差价。


习惯了国营模式的这个时代,被国家包办一切的绝大多数人,都懒得动这个脑筋。


所以让卫东也学着首富大神的套路,每样都买那么一点点。


当然,卷烟厂的香烟他给老爸买了条,根本没想做生意,这玩意儿连税都是单独,千万不要去惹。


反正到这会儿,他还是没意识到自己有很多认知已经超越所有人。


丝绵塞狗蛋背篓里,他自己装了那几米印染布、床单被套。


原路返回到批发市场再考察比较,果然发现仅仅隔着一条江面,那些印染花布就贵了几毛,蚕丝被更要近五十元……


呃,哪怕以让卫东的思路,都发现这奢侈品的利润率不怎么样啊。


还不如卖腊肉呢。


所以脑瓜子没那么灵活的让卫东,也就没把这些厂家货拿去跟万商贸易行当投名状搞接触。


却反而恰恰跟接下来的灾难擦身而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